重生千禧年:我的商业帝国从校园开始起步_第73章入口网站盘算,锁定未被雅虎收购的奇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章入口网站盘算,锁定未被雅虎收购的奇摩 (第1/5页)

    一凡把那张边缘卷边的「中山大学全台高校商业创新竞赛」合照摊在书桌上,指尖落在照片右侧——那里站着奇摩创办人萧白雪,两人中间隔着一块「最佳协作团队」的奖牌。2000年深秋的这场竞赛,由中山大学主办、奇摩协办,他作为高应大参赛团队的联络员,就是在那次对接中,和萧白雪聊透了「校园需求与本土入口网站的结合」。

    此刻宿舍里静得只剩笔尖划过纸页的声响,室友在对面床背《国际贸易实务》的考点,一凡却满脑子都是奇摩的发展脉络:1997年萧白雪带着技术团队创立奇摩,从“KeyholeIMonitOperation”的缩写里提炼出“Kimo”台湾名字炼出“Kimo”台湾名字还藏了“Kimo”台湾名字炼出“Kimo”台湾名字”的亲切感;靠着新闻、邮箱、社群讨论区的在地化服务,短短3年就成了台湾学生最常逛的入口网站;更关键的是,现在是2001年,雅虎那笔8000万美元的收购还没落地,奇摩仍是运营的「本土潜力GU」──而那场中山大学的竞赛还没落地,奇摩仍是运营的「本土潜力GU」──而那场中山大学的竞赛,恰好成了他撬支大学的竞赛,恰好是他撬动这场。

    一、内心先算「为什麽是奇摩」:竞赛缘 未被收购 校园适配,三重优势难复制

    「之前想过校园e网,但跟奇摩b,差的是懂校园的人和没被外资改造的本土魂。」一凡在心里把优势拆得明明白白,指尖反覆蹭过照片上「中山大学主办」的字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