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烧刀子酒。 (第2/2页)
> 旁边跟着的几个警员忍笑忍得痛苦,我干咳一声,说:“行,感谢您的配合,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会通知您到警局配合调查。至于菜刀,多少钱一把?我要了。” 老板娘一拍手掌:“哎呀你早说呀!我给警官来个友情价,十块钱!” “行,那买一把带回去,正好家里菜刀坏了。” 事实上,那是买回去给老潭做工具痕迹比对的。 从万家福超市出来,我就接到老孔打过来的电话,说是事情有眉目了。 我问他是不是负责金葵小区附近那片区域的,一个叫陈米的环卫工人。 他说是,还问我是不是也查到什么。 我说我已经让户籍科那边把有关陈米的资料整理好送过去了,我们先回局里对一下信息再做下一步打算。 老孔是比我先到的局里,我到的时候他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我走近一看,上面显示的是陈米的身份信息。 陈米,曾用名陈金山,1970年生人,今年30岁,户籍地与现居地均是华云市坪山镇西田村。儿时曾在太阳福利院待过三年,后被收养,但由于手续不齐全加上十年前福利院拆迁资料遗失,未找到相关领养人信息。 目前文化水平:小学一年级。 有无犯罪记录:无。 终于发现我的老孔哎哟一声:“吓我一跳你,怎么走路都没声的。” “你看得太入神了。”现在寒暄还为时过早,于是我问道,“你那边调查得怎么样了?” “大丰收!”老孔很是兴奋,“和陈米一起的工友说他平时都不咋爱和人接近,话都没两句,但饭量巨大,就他们平时吃的那种免费盒饭,他一个人就能单干三盒。还听说他没干环卫工之前在屠宰场干过,后来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就没干了,这不就和老潭说的那个什么猪蹄环切手法对上了吗!” 我拿起菜刀:“这个也对上了。” “还有!那片的环卫工人都说他们经常能在垃圾桶里看到医疗垃圾,有些甚至还只是把药的包装盒打开,连用都没用就扔了,而且据那些工友说就陈米一个人会把用过垃圾袋带走,这不就全对上!” 我挑眉,看来有些事还需要找经侦帮忙。 “他人控制起来了吗?”我问。 “没……”老孔说,“负责人说他前两天辞职了……但是我抄了个地址回来,已经叫人去蹲着了,就等着李队你去申请搜查令了。” 怪不得这么顺利,原来在这等着。 到陈米所居住的西田村已经是两天后,那个年代审批手续比较麻烦,哪怕是紧急情况,最快也得等两天,在这段时间里老潭将菜刀与分尸刀口做了比对,能确定是同款菜刀造成的,而一直蹲守在陈米家附近的警员也称并未发现有任何异常。 看这架势,也就差把跑路二字扔人脸上了。 果不其然,推开陈米家大门的时候,迎接我们的只有一地干涸的血迹,和一瓶没打开过的烧刀子。 老孔负责给街坊四邻做笔录,我则留下来勘查现场。 陈米的家很小,除了一张木板床几乎再没有任何其它家具。也许有,但都被他在这场迁徙中带走了。 因为现场能很明显看出一些地方之前是有存放过东西的痕迹。 后续我们又在他家找到几根头发,做了DNA检测后,发现其中有一根是不属于那五名死者的,我们认定那就是陈米留下来的罪证之一,而另外一项罪证,则是他留在酒瓶瓶身上的两枚指纹。 将他的指纹与DNA数据录入库后,老孔把手中的笔记本调了个头拿给我看,说那是他走访陈米的邻居所得到的线索。 那上面说的都很笼统。说陈米平时沉默寡言,整天独来独往,还说没听他提起过有什么亲戚,更没见过有人来他家做客。 但他们说,陈米有辆自行车。 是新的,他还经常将它放在院子里,可却从来没有人见他骑过。 至于他家还有没有别的东西,他们就不得而知了,因为陈米早出晚归又不爱与人打交道,所以基本没人进去过他家,就更不知道他的里屋还有什么家具了。 就连自行车,也都是邻居偶然路过他家时瞥见的。 电脑上还在亮着陈米的照片,我看着他,那是怎样的一张脸? 普通又不普通。 他五官俊秀,炯炯有神的双目望向镜头,似乎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可那深邃的眼神与嘴角微微扬起的弧度分明更像是透过屏幕在与我进行一场隔空对话。 挑衅吗?我不觉得。 我更好奇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甚至可以说是渺小到尘埃里的人究竟为何要选择犯罪这条道路。 一曲周传雄的《黄昏》响起,将我飘远的思绪一把扯回现实,我接起电话,里头传来老孔洪亮的声音:“李队……我觉得你得过来看看。” 看来和我一同审讯陈米的那个警员是把老孔也给薅走了,我问道:“什么情况?” 老孔说:“找到死者的人头和那些遗失的器官了,你要过来吗?” 我说:“马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