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回 观奇卉醉填十爱词 犯美人闲听二郎事 (第6/6页)
风头。孙潇雁明眸皓齿,远观娉婷,近看更如天仙一样。久宣较孙潇雁年长一岁,唤她雁jiejie,乃是敬意。孙潇雁也道:「三娘於我有恩,我却许久未去拜访,她近来可好?」久宣答道:「一切皆安。」 三人趁热品尝这「玉髯仙羹」,鲜美暖身,各自赞不绝口,不久就见小二送来香茶。此香茶亦非一般清茗,乃是山海楼秘制,将茶叶碾末,和入茉莉与几味药粉,压成铜钱般大小茶饼,口嚼食之,清香解腻。孙潇雁又问起萧绿濡,久宣也不知就里,只道昨夜?社来了四人,寻访羲容,又坏坏打趣问道:「雁jiejie莫不是醋了。」孙潇雁瞪他一眼,好气好笑,回道:「我有何好醋的?只是那萧公子……他绝非凡人,你可要好生招呼。」久宣不免有些疑惑,却只应道:「晓得了。」 如今多了一人,久宣唤小二加一道煨芝丹、一道糟鲥鱼,三人说笑闲谈,紫云从容随和,不卑不亢,向来自然而然得人欢心,孙潇雁也喜与他说话。此时楼下说书先生归来登台,着小二上楼问诸客想听甚麽,小二询问一轮下去,各有各主意,竟无一相近,教说书先生好是难办,想了想,遂走到台边朗声道:「众口难调,不如就不讲那才子佳人老话本了。今日山海楼事因粥起,不如就讲些粥事,诸位看是好是不好?」 久宣将纱帘撩起,挂於一旁小钩,教紫云看得清楚。其余厢间一一挂起帘幕,吆喝唤好,那说书先生折扇一打,踱步娓娓说道:「且说足十年前,山海楼尚且名声未噪,京中只有一粥称王,诸位可知此为何物?又是何人所制?此人虽非名厨,却极爱吃粥,诸位或许不知此事,但一讲其名其号,必然人尽皆知也。」 话说至此,久宣忽地皱眉别过头去,紫云见了,忙问道:「怎了?」久宣取枚香茶含入口中,咕哝答道:「无事。」孙潇雁了然於心,无奈笑道:「真是,说谁不好,偏是说起此人来了。」 只听说书先生续道:「此为何人?暄霁彩虹、万色之魁,正是霁虹公子苏折衣也!那苏折衣家中行二,又有人唤苏二。皆知苏折衣男倌人也,可十年之前,试问天下谁人不爱?而至今十年,人间不见苏二,又有多少人抱憾苦思。其举手投足,人称苏意;其一锅清粥,则称折衣粥。」 紫云只觉有趣,同二人道:「苏折衣爱吃粥?我倒是初次听闻,也不知是甚麽怪癖。」久宣眼也不抬,咂嘴道:「他没牙。」紫云错愕不已,明明是个久不见影之人,也不知久宣为何如此厌恶他。孙潇雁忍不住笑,回头见那说书先生犹自说道:「折衣粥一味清绝,苏二却只寥寥做过几回,食客皆云,百味珍馐不过一碗之中,rou似仙胎,汤如神泉……」紫云见久宣不乐,起身放下帘子,说道:「你不爱听,不听就是,犯不着为此闷着气。」 纱帘哪里隔得了声,不过是眼不见为净,倒也舒心些。紫云满怀疑惑,却不好当下就问,只好扯些他话教他分神。三人方吃罢了粥,一人掀帘而入,却是招弟,久宣诧异问道:「你怎来了?」招弟气喘吁吁,见孙潇雁在,稍一慌神,片刻才回道:「三娘说了,近日不许公子出门太久,我去了趟李侍郎府,芩生说公子在此,我便寻来了。」 孙潇雁听言捏住久宣脸颊,笑道:「你又做错了甚麽,可是教三娘生了气?」久宣苦笑答道:「乾娘既着我回去,我只好听命,雁jiejie与云卿吃着就是。」孙潇雁道:「也是无法,久宣且为我转告三娘,说过些日子潇雁就去探望。」久宣答道:「晓得。」又望向紫云,十分不舍,早前车里一番缠绵断得生猛,还待晚些续上,如今只好作罢了,拜别离去。紫云追到帘外,久宣回身低声道:「过几日十五,我再去见你。」 丹景楼除去上元、中秋两日,每月初一、十五闭门,清闲日香娘自也不管久宣,便约那日相见。紫云颔首应了,久宣又道:「云卿府上等我就好。」说罢转身要走,又被紫云拉住臂弯。紫云坏笑着将人扯了回来,凑近耳边呢喃轻道:「云在床上等卿。」久宣会心一笑,斜眼瞥去,下楼付过钱银,匆匆随招弟走了。 1 却不知帘後孙潇雁看在眼里,待紫云回身坐下,别有深意看去,只不道破。京城之中,谁人不知蓝久宣乃是越王爷宠儿,紫云位居高官,竟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两人说着白话,又唤小二上一壶小酒,不觉吃了许久,楼下说书先生仍在讲那苏折衣,紫云酒足饭饱,撩起帘子,嚼着香茶柱下听书。 只见那说书先生已不知讲了几个故事,正说甚麽春游事,一行人山间遇虎,夸夸其谈,道:「说时迟那时快,那凶猛大斑山君已到跟前,呼啸欲扑,一群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个个吓得不敢动弹,却见苏二无畏无惧,小心翼翼踏前几步,迎着山君缓缓伸出手去。那山君竟也不发狠,咆哮两声,自凑近苏二身前,真真切切,虎额一个大大王字,就轻轻蹭入苏二掌心!」说着猛地一拍堂木,又道:「诸位可知苏二说甚?只听他朝那山君劝道:今日手中无食,你且回去罢,休要伤人。山君竟懂人语,当真垂首而去!这是为何?原来那大斑猛虎也曾吃过折衣粥,苏二几次施粥济民,其心极善,恁是山林野兽也不忍伤之!」 紫云听罢不禁嗤笑,回来桌边坐下,说道:「都是甚麽乱七八糟,哪有此等怪事的?」孙潇雁饮罢一杯,紫云忙为她斟满,才听她道:「说书人一张嘴上天入地,为博个满堂喝彩,固然不能尽信。可苏折衣此人传言甚多,真真假假,我等看客只图一乐就是。」 暄霁彩虹、万色之魁,紫云只恨晚生几年,不知从前那苏折衣,究竟是哪种风情,能教世人十年念念不忘。紫云问道:「潇雁姑娘可识得那人?」孙潇雁摇首,紫云想起久宣神情,续问道:「久宣如此厌恶苏二,是否曾见过他?」 台上说书人一句一个苏二,仍自讲着许多逸闻趣事,渐而已与那「折衣粥」无甚干系,诸客却仍听得津津有味。孙潇雁望向戏台,意味深长,回道:「爱恨皆不无由而生,久宣既讨厌此人,想必是相识的。」 紫云又问道:「都说苏折衣失踪十年,潇雁姑娘可曾听闻其下落?」 孙潇雁笑道:「传言纷纷,有人说他得了花柳去了,有人说他遭人赎走、劫走。世间若还有谁能知他去向,惟有两人,一是暄彩坊陆稔斋,二是丹景楼苏三娘。倘若他二人也不知,那苏折衣此人生死,怕是只有天知了。」紫云忽地惊呼一声,说道:「慢着,苏折衣行二,人称苏二。而苏香娘唤三娘,莫非……」孙潇雁则道:「苏折衣正是三娘兄长,李侍郎不知道麽?」 紫云顿时恍然,却仍想不通久宣为何厌他,索性不去纠结,撇到脑後,惬意与孙潇雁饮酒。二人算是交了回朋友,直聚至申时,才告辞而去。紫云独个回府,三日後,久宣果真如约而至,同他续得一夜yin事。紫云快活忘我,哪里还记得问他苏折衣旧时?待得翌日忆起,已懒得再问。 苏二者,万色之魁也。一如其号,霁後初虹色澈天地,然如镜花水月,艳过即散。苏二色之极,世人痴之极,可世人所求,又岂真是苏折衣一副皮囊?说到底去,不过是、要寻另一个醉生梦死之由罢了。杨青衣以眉目似苏二扬名,蓝久宣亦与那厮另有前话。欲知前因後果究竟缘何,且待後文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