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54) (第3/3页)
> 不过也因此,赵泽远成绩一直挺稳定,这半年来没再下过平行班,比上辈子好不少。 这么看起来,应该不用复读。 棠明笑笑,得了吧,高三就别想着玩了,争取到时候别再来一年啊。 明哥别咒我啊。赵泽远愁眉苦脸的,说真的,我这个暑假才知道我爸对我期望真不小,日了,我也想住校,我爸不让,非说得每天补课 话没说完,走廊上出现谭梅的身影,赵泽远现在可能看见老师就烦,他夸张地做出要呕的表情,摆摆手飞快去了后排。 到了高三,谭梅废话显然更少,身上也多了几分凌厉,一上讲台首先说了学校上一届的战绩,然后再说对一班的要求。 一中在省内什么水平你们都很清楚,尖子班的学生要考到什么程度才不算砸招牌你们也懂,我先说了,全班上一本线是板上钉钉的事,最低目标我们班最后一名也得超线至少一百分,都听见了? 听见了! 大点儿声!谭梅又说。 听见了!! 全班齐声回答,震耳欲聋。 第73章碎纸 1 随着高考倒计时上的数字一天天变换,班上的氛围也日益沉稳。 棠明突然想起他刚重生那会儿参加了个晚自习班,路过高三教室时的场景。 那时候自己还混,里头的高三学生一个个跟石雕似的,书垒起来能有几岁的小孩儿那么高。现在再看一班,跟那时候的场景简直如出一辙。 前几天谭梅来教室说起今年的晚自习补习班,示意班上排名靠后的同学可以报名参加。 挺神奇的,棠明想,才过了短短一年时间,这样的培训他都不需要再考虑了。 高三没有高二那么浪,尖子班的同学就尤其重视。 开学大概十天的时候,有全国数学竞赛复赛,后来过了十几天,又有全国物理竞赛复赛,班上去的人都不少。 竞赛方面的事情棠明并不了解,但一班的竞赛氛围较为浓厚,那段时间一下课就有人讨论。 一中所在的省份是高考大省,那些学霸们在夏令营里有些优势,不少拿到了高校的签约。 解凌云跟他们一个宿舍,据说他是拿到了很优惠的条件签约,数学复赛表现好基本上他参加夏令营的那所学校就稳了。 1 复赛之后返校解凌云也挺开心,显然成绩不错。 班上还有厉害的走选拔营国家队那条道的,据说成绩也挺好。 相比起这些专攻竞赛的学霸们,棠明和江初月的高三就普通多了。 跟着大部分人一起上课,刷题,订正错误,考试。考完后再分析错误,再刷题,再考试。 棠明他们寄宿,生活比起其他学生来又更单调,彻彻底底变成三点一线,食堂教室寝室重复跑。 每天午睡晚睡,刷牙洗脸的时间都有精确规定,做完这些后又是没日没夜地复习,再复习。 高三生活枯燥乏味,却又隐隐暗流涌动。 棠明当时跟江初月敲下一起住宿确有私心,但一进入高三的氛围后,被一道道题目磨得彻底没了什么别的想法,整天关注的不是自己的错题,就是自己的排名。 比起当年自己叱咤风云的十八岁来,现在这个生活明显压抑乏味不少。 但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整个青春总结起来就是一个个知识点,一套套解题思路。 1 天赋再高的学霸如江初月,也是这样一题题硬啃着,大把大把时间花在书本上,才能同全国的人才竞技,才能从一校一省中出类拔萃。 活该那些名校毕业生大家抢着要呢,棠明想,受得了这样压抑烦躁氛围,还能保持心态坚如磐石的,都是狠人。 棠明自认不是个勤奋仔,咬牙坚持到现在,也就是身边有个江初月罢了。 所幸,自进入高三以来,棠明的成绩一直在稳步上升。 高三上经历了四次月考,棠明从最初的一百五十名,直接跳到了一百二十名。 各科老师显然没想到当初的小刺头能冲到这个程度还不掉链子,都挺兴奋的。 快要寒假的时候,谭梅趁着一个周天上午自习,挨个把人喊出去谈话,大致就是说说学习情况,之后的打算之类的。 棠明一年前怎么都想不到,在这样的谈话里,他也能收获一大批老师慈爱的目光,还有谭梅略带兴奋地替他规划,这样继续进步下去能考到什么名校。 也不怕你骄傲,你这情况有点厚积薄发了,下次考试排名估计还得涨,保持这个势头下去,说不定真能挤进一类高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