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潮(独立剧场)_废章勿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废章勿点 (第2/10页)

纯手工方式精心制作,主要特点是饼皮松软、馅芯油酥光亮、细腻、幼滑、入口清甜、醇香,口味纯正。

    南翔小笼

    1

    南翔小笼原名“南翔大rou馒头”、“南翔大馒头”、“古猗园小笼”,也称为“南翔小笼包”、“南翔小笼馒头”,是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的传统名产,以皮薄、rou嫩、汁多、味鲜、形美着称。南翔小笼的馅心是夹心腿rou做成rou酱,仅撒少许姜末和rou皮冻、盐、酱油、糖和水调制而成;皮是用不发酵的精面粉制作而成的。2014年8月,原国家文化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公示结束,南翔小笼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全国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概述图来自:

    查看更多

    精品荐读

    上海又一座大师手笔地标,惊艳亮相

    作者:外滩TheBund

    词条图册

    概述图册

    18

    中华民国至今的上海地图

    44

    1

    都市风光

    上海地区高校

    上海交通历史

    上海特色小吃

    新外滩景色

    20

    词条图片

    11

    上海景区图册

    20

    1

    上海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

    查看更多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交通运输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对外交流着名人物荣誉称号TA说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

    古代

    春秋时期,上海市属吴国。[167]

    战国时期,上海市先后属越国、楚国。[2][3]

    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

    秦汉及以后,上海市先后属会稽郡、吴郡,分属海盐、由拳、娄县诸县。

    晋朝,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18][155]

    1

    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今松江区,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华亭县辖境约今上海地区吴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团一线以西地区。

    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北宋淳化二年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设上海务。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

    人民路上的上海古城墙与大境阁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为府,次年改称松江府,仍置华亭县隶之。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辖于松江府,标志着上海市建城之始。上海县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青浦县大部、闵行区大部、浦东新区大部和南汇县。元代后期,上海地区有松江府、嘉定州、崇明州2州和华亭县、上海县2县。

    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属华亭、上海、青浦3县,苏州府所属嘉定、崇明2县,金山卫。

    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华亭治所、娄与华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贤、福泉、金山、南汇8县,太仓州嘉定、宝山2县。清嘉庆十年1805年,上海地区基本形成10县1厅的格局,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7县及川沙抚民厅,太仓州嘉定、崇明、宝山3县。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缩存600平方千米,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浦东新区大部、闵行区大部。县城为原南市区人民路、中华路环线内区域。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上海英租界。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以虹口一带划为上海美租界。

    上海历史区划图

    近代

    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松江府、太仓州,上海地区直属江苏省,有上海、华亭后改名松江、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县。

    民国三年1914年,江苏省划分为沪海等5道,其中沪海道驻上海县,辖今属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汇、青浦、奉贤、金山、川沙、嘉定、宝山、崇明等县以及今属江苏省的海门县。

    民国十四年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为淞沪市。

    民国十五年1926年,孙传芳督江苏省,成立淞沪商埠,分全境为上海、闸北、浦东、沪西以及吴淞5区。

    民国十六年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

    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城市范围东达浦东,西至静安寺、徐家汇,南趋龙华,北达宝山路底。[8]

    同年,上海特别市宣布租界为特别区。7月,接收上海县属上海沪南、闸北、蒲淞、洋泾、引翔港、法华、漕河泾、高行、陆行、塘桥、杨思和宝山县吴淞、殷行、江湾、彭浦、真如、高桥等17市乡,为上海特别市的实际境域,面积494.69平方千米不含租界。并改17市乡为17区,上海始有区一级建置。上海地区的上海、嘉定、宝山、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崇明10县仍隶属江苏省。

    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上海沦陷。[102]次年12月,江苏省川沙、南汇、奉贤、崇明、宝山、嘉定等县和上海县浦西地区划归汪伪上海市政府管辖。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伪国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历时百年的上海租界结束。

    2

    现代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115]

    1民国三年

    2民国五年

    3民国十五年查看更多

    18

    行政区划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上海市划分为30个区。

    1949年5月27日,上海市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