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文26 (第3/3页)
,所以我只好顺着她的意。我按要求陪伴在她的身旁,太近不行那只能做到不能太远。 高中也一样,同一间宿舍让我怀疑是不是他们做了什么,结果只是名字、身份或运气问题而已,甚至是隐性讨好也说不定,可那又怎样呢? 世南学校……这片区域里最出名的地方,因为设施和福利都太好了。比起我所见过的其他学校,这里的环境确实不错,如果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将这里当作小型社会也完全没问题。娱乐、文化、休闲……这里的建筑覆盖了太多作用,以至于“家里蹲”都可以融入。 夕阳下的所有事物都被染金,火烧云模糊了天际线,微凉的风预示着夜幕的到来。 公园修整没有很到位,有种原始丛林肆意横行的放任,野猫穿过草堆直往树林深处,飞鸟鸣叫几声便又转向逆风飞行。那边的住所看不到这样的景象,艺术草坪、精心修剪的树木枝叶、整齐划一的位置摆放……自然偏向哪边显而易见。 一旁路灯泛起暖黄微光,人类群落短暂的进入了休憩时刻。封闭建筑自成堡垒将外界的所有感知隔绝,只要没有突发事件就能一直隐世不被发觉。错位时钟模糊了时间,应季植物不再是春夏秋冬的专属。在有限的区域内将季节替换,仅是这样便已是顷刻奇迹。 口袋中手机的推送提示音响起,我拿起查看屏幕上面是某城市的难民聚集地。濒危坍塌的旧楼上居住着为数可观的人,这里的水电设施尽数失去了功能。他们担架着水,靠着政府的人道主义接济度日,供以安置的房屋紧急启用着临时作用修补,但这远比不上难民增长的速度。 然而作为世界的其中之一,崩坏的世界又要如何才能不影响到构成世界的要素呢?按人类的视角去看,只是如同望着年老一般的心情,即使知道结局但也只能被迫接受而无论愿不愿意。 观察一切浮动的数据,这是被赋予了职责的我所要遵循的铁则,海滩的散沙、交织的线,都是与我无关的东西。 世界上依存的堂奥被世人以边际注称,他们不再追求那些百年无法触及的光景,短时间无法见到的成效与目的无关。字迹上的事迹存在便存在了,没有谁会将其当真。夸大了、又在乱篇了、也太假了吧、好厉害但与普通人无关……太多堕落的想法于世间沉浮,只是认定了灰色基底就不再肯定全白的可能。 那不是适应性的用法,倒不如说理解与所做的并不一致。规避可能受到的伤害,同时也将通往天国的大门掩盖,向往高洁的朝圣者在中途被谋杀,倒计时之前之后都已不在摆动。追求静止、希冀平和,多么浓烈的色彩都能被中和。不再有癫狂的乐园,清晰的画布与颜料将所有的虚影重构,此刻一切都被列入理性的标签。 恒久之镜闪耀在触不可及的彼方,太阳、月亮、星辰……每一个发着光的星体。我曾听他人描绘满天星河,但我来到这之后就从未亲眼见到过。星星是承载愿望的容器,许多言论都那么提过,书籍、绘本、以往建筑里万物灵长的说辞……他们同时也探讨着太阳、月亮与星星之间的距离,以及火烧云的背面。 若金黄的圆月只在无云的夜晚闪耀,吟游诗人兀自追求着月光下的那片洁白,群青处的天地又是否能将世间笼罩。世人推委而成的牺牲品,占大多数正义的罪恶之诚,这个世界的运转模式极易联想到阳谋,不必在阴森的小巷子里放肆,大路上也尽是可通行的状态。 审判的任务从来都不会交到谁的手上,世人习惯将其与命运一词联系。善者生,恶者灭,祸福自有天命,干坏事会招报应。想来他们大多都是不信神的,只是为了寻个好运或追求安宁就会让自己时刻附加上信仰,比如有了重要的事物以及想要保护的东西之后,就变成了有神论者。 到头来还是明白,却仍然愿意投身于神明而去。难道只是文化的影响吗?还是万物灵长本身就是这样的构造,不得不让自己去信神。无法理解,终究不是他们的我只是徒有其外形而已。 知晓今日之事不复明日,明日之事不复昨日。世人总是尽力不留下遗憾,学校还是社会,还有我曾见过的或没见过的地方,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所指向的态度。 若过去是能够随意改变的东西,那么未来便也不复存在。时光机常是许多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要么回到过去弥补缺憾,要么前往未来俯瞰风景。无论如何都是相当美好的事情,如果不考虑那并非独有一次的奇迹的话。 这时候作为旁观者身份的格外清醒就会落实,是梦,是妄想,是错觉,是某科学的一次虚拟实验……总之不会是原本的作用。该是怎样分得很清,因为没有谁会为此抱有期待,因为太过知悉现实的所在,因为没有脱离外界的影响,沉沦在小宇宙里忽略大世界的觉察。 我常看的推理作品确实能满足好奇心,但并不能对世事的了解有多少帮助。无论怎么想,即使情节安排得再有真实感,案件多么精细和巧妙,作品也终究只是作品。人为的计划、被确定好的对白、何时晴何时雨,一旦来到了故事之外,就同等于完全与这里说再见。 为了安心感有时甘愿付出一切也是常事,最精明的头脑依然只是其种族的上限,而且这需要物质和环境的支撑,当这两者都告急,从容和优雅便会无处可容。持续时间越久,破灭的结果就越发无法接受,为此极端的行动逻辑就得以诞生。 堆积的后果不被发觉,又或者只是假装失明。保护机制、自我安慰、转移重心……低效又迂回的处理方式,不是从源头解决问题,而是在错误中处心积虑让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为什么不愿意放过自己呢?每当我见到那些以文明、习俗和常理为由的遮羞布,总是难免不想到这个,个人的幸福真的能抵过集体的幸福吗?世人将此视作命题,等待后来不知何时的解答,至于永无止境的进行时在目前看来就相当于努力着了。 浅薄又别扭,设计上障碍物来不让道路过于空阔,解决由自身创造或本就已然通过许多次的谜题。如同不断重复的游戏关卡,快要到达终点的时候又要重新记分,三分满分或是一分总是对此循环反复,目的是为了完成字条上所例的每日任务。 明明不那么麻烦也可以,一定要这么曲折才觉得不无聊吗?充满挑战性的过程会带来怎样的诱惑?我思虑着罪恶的源头,是哪个条件让这里有肃正的必要,不断的内耗?理想的终结?绝望的前景?……还是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未来? 不知名的舞者与其随行的飞鸟于金雨下相拥,在这曾发生过许多故事的地方中,无数记忆悄然从时光走过。殿堂中歌颂恩赐的礼乐同上帝游说,博物馆角落封藏着妖精世纪流传下的恩典,那些手持圣书的信徒早已没留下,赤诚与虔诚在后世升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