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双]_第一章 注意点,别g出火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注意点,别g出火来 (第1/2页)

    梁牧繁是代替他姐来南庄村插队的。

    下火车那天,棉裤兜里藏的钱被偷了。

    由此在开往村里知青点的拖拉机上,他的眼泪顺着干燥的寒风流下来,在下巴上结成了盐。

    他长得俊秀,细皮嫩rou的,下乡三个月,每天被又干又冻的西北风刮得脸生疼,同行的知青都多少变了样,他没有。

    “牧繁,喏,给你带的蛤蜊油,快抹抹吧。”

    知青点的小屋门口,徐惠秀给他把东西递过来。

    梁牧繁掀唇笑笑,清隽眉眼在村庄明透的日光下显出一股温润,唇瓣勾起弧度的时候,颊侧有一处并不显眼的软涡:“谢了,惠秀姐,回头给你钱。”

    这里气候干燥,知青们脸上容易起皮开裂,变红搓掉一层,又长出新的皮肤,又疼又痒痒。

    徐惠秀也是省城下来的知青,跟他姐是同学,时常照应下他。

    “这算啥,哎,晚上他们说吃烤鹿腿,你别忘了早点来,我给你留位子。”

    那头鹿是被冻死的,这群知青平时难得开油荤,说一块儿烤着吃,留下的骨头可以炖大锅汤。

    梁牧繁刚要说好,对面来了人,穿着橄榄绿的军装,身量笔挺,乌黑短发下一张脸庞骨相极为硬冷。

    “梁牧繁?”

    他愣了下,忙道:“我是。”

    “你的信。”

    那人过来的时候,径直挡住了小屋门前的半道阳光。

    徐惠秀看到来人倒是很欣喜:“陆营长,您过来了啊,是村里又有啥事吗?”

    陆卫宁就是他们这批知青刚下到南庄村的时候来接他们的军官干部。

    据说,去年知青下乡时,和南庄村隔着一条河的溪桥大队出了事,闹出人命,里面死了两个知青。

    于是后来南庄村这边都有军人护送了。

    梁牧繁垂眼接过那封信,听见男人沉淡的嗓音回道:“有点事。”

    徐惠秀也是随口寒暄,哪能真打听他们军官出什么任务呢,她热情笑笑:“陆营长,晚上我们知青队在小仓库那边烤鹿rou吃,你有工夫的话也来吧?”

    虽然鹿rou就那么多,他们自己还不够吃,但能邀到陆营长一起去开开荤,大伙也都是愿意的,毕竟他身份摆在这里,拉近关系好办事。

    陆卫宁没直接拒绝,眉峰间仍是沉淡神色:“我看看吧。”

    他说罢,把手里剩下的信递给徐惠秀:“这批信都找到了,给他们发了。”

    徐惠秀瞧瞧邮戳日期,果然,是年前那批说是不慎遗失的信件,她很惊喜:“行,太好了!谢谢啊陆营长,我这就给大伙都送过去!”

    梁牧繁一直在旁边听着,没说话,他迫不及待想拆家里的来信,兴许里面还夹着他姐给偷偷塞的粮票。

    陆卫宁交待完了,抬腿就走。

    走出半步,忽地转过身,锋冽视线对上梁牧繁:“晚上你们注意点,别搞出火来。”

    声音肃肃沉沉的,像是很平常的提醒。

    梁牧繁静了两秒:“哦!”

    回到屋里,他捏着信封坐下,好半天才慢吞吞去拆。

    他虽然性格文气,却是挺讨喜的人,和知青队的还有村里人都相处得挺好,唯独对上这个陆营长,他心里总没来由七上八下的。

    也许是军人的缘故吧。

    来南庄村这么久,他和对方也就正面打过两次交道,算上今天,是第三次。

    梁牧繁早前时候确实被个当兵的欺负过,看来害怕还刻在骨子里。

    今天轮到他休息,不用干活,梁牧繁仔仔细细看完了信,得知他姐处对象了,估计婚事就快定下来,他下意识露出一道笑,然后从信封夹层里摸出几张粮票。

    眼睛蓦地一酸,把粮票收进自己小木柜深处,上床躺了会儿,醒来,才慢悠悠把身上衣服都解开。

    离同屋的知青回来还好一会儿。

    等了一周,终于等来可以好好脱掉衣服透气擦澡的时间。

    他穿着的深灰棉袄里是一件毛衣,毛衣里是条老头背心衫,松垮挂在他瘦削的肩上,那背心里还露出一点白布,解开后,清瘦如竹的腰肢上竟晃悠悠蹦出两团雪白的胸脯rou。

    梁牧繁是个双儿。

    这点,除了他妈他姐之外没人知道。

    小时候他长得瘦瘦弱弱的,发育还不明显,但他妈从来叮嘱他,不许跟那些小子一样打着赤膊出去玩,也不许在外头撒尿。

    梁牧繁到了十三四岁,胸前才一下子鼓涨起来,就像每一个发育期的女孩儿,但他是男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