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十三、老师 (第2/2页)
等。当时国内大学学cHa0时有发生,以北大和科大为主,而科大的缘由与北大出身的副校长关系颇大,北大再次成为一面旗帜,山丰一心向往北大,也颇受此感召。而政府方面,发起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活动,郑老师大概就是为配合这项活动而进入长中的。山丰对他印象不好,他很年轻,却官僚气十足,政治腔十足,完全学会了老一辈政工g部这些特点,不同的是,老一辈政工g部很严肃,随时板着脸,见人就批评,郑益言,倒是始终挂着微笑,但一眼就能看出是很虚假的笑,一种「皮笑r0U不笑」的笑,一种「笑里藏刀」的笑。 竞赛方式是,由一名学生朗读题目,抢答者举手,由主持人郑老师点名先举手者回答问题,答对得3分,答错扣一分。在竞赛进行中,山丰听到一些非常不合理的题目,b如,与环境保护没什麽关系,却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密切相关。由於题目都来自提前发放的油印稿,很多时候,不需要听完题目,就知道答案,山丰和同学的几次举手都被郑老师视而不见,山丰觉得郑老师明显倾向另一个班级。山丰本来就对这个活动不满,本来就不喜欢郑老师,本来就受到北大学cHa0的感召,一怒之下,跑上讲台把奖品推倒在地,现场大惊,竞赛取消。事後,郑老师立即要求学校对山丰严惩,父亲赶紧到学校给各位领导求情,当时山丰的成绩已经无可争议的优秀,学校也希望山丰考上最好的大学,为学校争光,如果给予了处分,就相当於剥夺了山丰报考北大的资格,山丰後来做了「深刻」检讨,写了多次检讨书。最後,校方联席会议没有同意郑老师的要求,只是给予了严厉的批评。 山丰好几次被叫到办公室,罚站、反省、写检查、接受训话,以学校主管政工的副校长为主,有时班主任和家长也参加,这件事父亲对山丰也大动肝火。那时山丰也是班里的政治落後分子,马上要进入高三,很快要填报高考志愿,山丰还不是共青团员,甚至,山丰还没有提出过申请。按照通行做法,填报志愿之前,都应该是共青团员,否则会影响大学的正常录取。这一点,山丰也被老师们轮番批评。老师们告诉山丰,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已经在申请入党,而重庆有些高中,已经出现学生党员。 「大家都在追求进步,你为什麽执迷不悟?」 「你有天大的委屈,难道不应该通过学校的正常途径向学校反应吗?」 「目无法纪,你不知道枪打出头鸟吗?你现在是在长寿这个小地方,大家平时都是熟人,甚至不少沾亲带故,将来出社会,再犯这麽大的错,谁跟你讲情面,谁能保住你?」 「年轻人只读点书,不懂社会,不知道社会的残酷,只有理想,行不通的,生活不是书本中的那麽简单,更不是数学书中的那麽一是一、二是二,有些道理,书本上不好写,课堂上不好讲,学校里不好教,要自己悟出来。」 「你们政治课上讲的辩证唯物主义,不就是讲变通,识时务吗?」 「有些东西,心里想想就可以了,非得要表现出来吗?你才几岁,我们这些老师,多少岁,你想到的,那些不是我们没想到的?我们多活这麽多年,懂的道理b你少?」 「本事再大的人,能和社会大环境对抗吗?现在学校、家长教育你,如果不改,将来社会会教育你。最多到30岁,都会碰得头破血流,再幡然醒悟,但多数都晚了。」 整个过程中,山丰表现出一定的鲁迅笔下的「台州式的y气」,坚持认为活动组织者也存在一定的失误。心里坚持认为,不要把中国自古以来的风气视为全世界的普适标准,中国如果要进步,这些风气的改变也是其中一部分。进入高三,在学校的帮助下,作为班级里的最後一批团员,山丰加入了共青团。 山丰一直记得他们那些「掷地有声」的话,山丰一直也想证明人生可以做到简单而真实,可以坚持一种更接近理想里的君子高洁之风。这也是山丰写个人传记的初衷之一。山丰年轻时,虽然坚持自己的童心童真而生活,但是也时常忐忑,不知道这条路是不是确实可以走下去,不知道是否有人坚持到底,没有如山丰老师所言「向社会屈服」,山丰读了很多传记,也没有看到这样的人生记录,今天山丰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想让世界知道,让那些曾经和山丰一样忐忑的年轻人知道,有人曾经这麽坚持过,而且能够坚持到底,能够得到理想状态下的生活模式。山丰也相信,持这种简单真实生活态度的人越多,整个社会会更美好,最终惠及每个人,反向再驱动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长寿中学在当地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称为长寿的最高学府,虽然长寿还有一个称为「长寿师范学校」的中专,按理高於中学,但是,由於长寿中学是四川的第一批重点中学,在全川享有一定盛誉,每年都有学子进入北大清华这样级别大学,而「长师」学生品质和毕业生的出路并不太好,自然全县人民视「长中」为最高学府,县里有什麽重大活动,需要文人墨客挥毫作赋,也往往来请长寿中学的老师。下面这几位是当时中学里大名鼎鼎,但没有给教过山丰的老师:罗沧海化学,发现和栽培余红的老师、沈孝田历史,容易被学生误叫为沈教条、郭禄光数学,山丰当时见他,如见到陈景润、温老师郭禄光夫人,数学、h河澄物理,担任山丰弟的班主任、郑庄数学,担任山丰姐的班主任,山丰姐经常回来讲他讲给全班的悄悄话、陈儒君语文、殷锺岷语文,书法大家、辞赋大家,县里的寿星广场,还有山丰爸单位的纪念碑等许多地方都有他的墨宝,山丰在学校里常常碰到他们,觉得他们都气度不凡,名字也那麽儒雅有韵味,完全符合心目中大学者的形象,令山丰肃然起敬,本来和同学在玩笑中,也会自觉安静下来,待他们微笑走过,才恢复嬉闹。直到现在,山丰去过了北大、哈佛,也长期在复旦工作,这些年来见过的教授已经很多很多了,知名学者也不少了,可依然还是觉得在「初入学界」的「长中」见到的那些老师,最给山丰学者的风范和景仰。 不过总的来说,山丰感觉随着年岁增长,对老师好像越来越挑剔,与老师好像也越来越疏离,小学,有特别喜欢的数学老师,而且,任何课堂上,只要老师提问,都要力争自己是第一个举手,第一个抢答,山丰还记得好几次,手高高地举起来,还嫌不够,就踩到凳子上,还觉得无法引起老师注意,後来踩到桌子上。初中,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山丰都很喜欢,尤其语文老师的板书,不听,就这麽看着,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而对一些b较轻松的课程,所谓的「副科」,就总是在下面「接嘴」,就是不等老师讲完後半句,用自己的话把它说完,有时T现自己高明,让同学们知道山丰知道老师要说什麽,有时故意扭曲老师的意思,带来出其不意的效果,引起全班哄堂大笑。记得那时好多同学,都在下面接嘴,互相b赛看谁接得最巧妙,最有喜剧效果。山丰自我感觉,「接嘴」也是班里最强的,获得的笑声最多。到了高中,山丰坐在下面,默默地挑剔每一个老师,好像没有一个特别喜欢、特别佩服的老师,总的感觉是这些老师对问题的思考都不够深。有些课,乾脆做自己的事,看自己的书。进入北大,好像延续了高中的情况。这也许是青春期的叛逆,也许是一种觉醒,随着自己知识和阅历的丰富,不再轻易佩服他人,包括前辈、长者。现在,山丰自己当了这麽多年的老师,估计也慢慢变成一个不被学生喜欢和佩服的老师,要做到优秀,谈何容易,看来山丰当年有些苛求老师们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