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六少_第六章 别离世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别离世情 (第1/2页)

    第六章别离世情

    「阿郎,是小二和猪儿的屍首。」一个大汉前来道。

    崔文浩双眸里飞过一抹冷峻的神采,他挥了挥手,什麽话都没说,那名大汉立刻退去,崔文浩看着狼藉的村落,对杨彦道:「胡壠部落都已是这副模样,你猜猜看,我们要去的地方会是什麽样子?」

    杨彦还在品嚐他的话,就见几个邦亚族的猎人跑出村落,撒基亚对潘文秀道:「这件事情一定要告诉头目和长老,胡壠部落已经是最靠近我们部落的族群了,那群残忍的海盗再来的时候,我想我们也难逃一免。」

    很快的潘文秀把大家招集起来,他对杨彦轻声道:「照托脱和崔兄的人说的,我们势必得再走上三个时辰。」

    「这麽久?」

    潘文秀摇头道:「从阿里山游乐区到东石你觉得要多久?」

    「开车都得半天。」杨彦恍然大悟的惊呼:「我的天,你是说……」

    「嘉南平原是靠冲积出来的,台湾本来就是一座海岛,以中央山脉开始向外扩张,我们都忘了……古代的台湾该是什麽样子。」

    台湾在现代地图上就是一颗丰满的小蕃薯,可是在古代呢?这颗蕃薯可是营养不良的,根据荷兰人第一次看见台湾的记载:「那是一座美丽的岛屿,高山险峻……」第一段就是赞颂高山,在这时的台湾,平原的冲积其实不大,甚至可说零零落落,千万不能直接以後世的观点来先入为主,杨彦一开始就纳闷怎麽可能走几个小时就到了海边,现在他才终於开悟了。

    杨彦r0u了r0u眉心道:「那我们在现代的地理知识……」

    潘文秀摊手无奈的笑了笑,崔文浩这时开口说道:「杨兄潘兄,这里发生这种事我也感到遗憾,但若不趁着天黑前赶路……」

    潘文秀表示明白,招回了在四周探查的人後,众人暗暗的叹了口气,向招到厄运Si去的亡灵们默哀几秒才起身离去,踏上原始的丛林,四周的景致好似又恢复到平常,他们不用理会方才招受到灭绝的部落,因为大自然很快的就会去收拾残局,到时候腐r0U风化成白骨,村落变成废墟,那里不久後,或许会重新有个部落在那重生。

    台湾在日本政府接受殖民建设前一直有个外号叫做「鬼界之岛」,顾名思义就是鬼界的岛屿,这是距今百年前日本人刚来台湾时见识到这里的环境所命名的,岛上遍布的瘟疫和蛊虫毒蛇都是原因,不少日本人和汉人Si在台湾的环境因素中,然而在距今更久之前的台湾,杨彦也见识到了,岛上的虫子和蛇究竟有多少。

    托脱又找到一窝蛇窟,他用手上的竹子不断拍打着前方小腿高的杂草,也不知道这个小夥子眼力哪来这麽好,老远就看见埋伏在草林间的毒蛇,沿路上还有发现许多汉人的屍T,身上没有明显的外伤,但都有被毒蛇咬过的痕迹,崔文浩也认出了这些屍T都是他的人。

    沿路的屍T让杨彦暗暗心想,若不是有这个托脱带路,这一趟出来,想必多少也有人会被咬伤。

    有残忍自然有美丽,杨彦一路上瞧见的梅花鹿b野狗还多,一开始他还很讶异这种像是非洲羚羊般一整群的鹿群,但看了两个时辰後也麻木了,很快的,众人到了目的地。

    翻过无数的树丛和草林,杨彦终於看见了海,他不敢相信他方才几个小时还在山上,现在人居然就在海边了,但眼前不远处蔚蓝的海景,正现实的告诉他,这是真的。

    杨彦和潘文秀有些T力耗尽,小腿不断打颤,最後的崔文浩则是已经要让人缠扶,托脱示意众人在这里歇息,撒基亚做了翻译,他们带着几个T力较好的汉人前去认路,约莫一个时辰,杨彦和潘文秀不断抓着已经被蚊子叮成红豆冰bAng的小腿,他们和崔文浩几个汉人不同没有穿着宽松的袍子,倒是和原住民猎人一样穿着lU0落的皮甲背心,明明一样的穿着,几个原住民都没事,蚊虫大多找上这两个细皮nEnGr0U的倒楣蛋,才听到一个汉人匆匆忙忙的跑回来,那人跑得极喘,他喊道:「阿郎!阿郎!那群海匪没有霸占我们的地方。」

    崔文浩抬头,他已经有些脱力,明明休息已久却b眼前这个大汉还累,他道:「那好,走了就好,萧壠部落严重嘛?」

    那个大汉道:「禀阿郎,和我们方才遇到的村落一样,已经没有活口。」

    「很好。」崔文浩露出一副笑容,随後又沉下脸问道:「那盐房没事吧……」

    那名大汉摇头道:「煮盐的八个大盐锅已经被抢走,剩下两个小盐锅也被砸毁了。」

    「是嘛……」崔文浩默默不语。

    杨彦听的稀奇,盐在古代是稀有珍贵的东西他是知道的,但盐锅是什麽东西他就不晓得了,杨彦问道:「什麽是盐锅?」

    崔文浩回道:「烧煮海水的锅子。」

    潘文秀新奇的道:「煮?海盐不是靠晒的麽?」

    在古代的中国,取得盐的方式大多都是靠盐池和盐井,盐井虽然也是靠盐水晒乾取得,但盐水湖晒取出来的盐较海水曝晒的盐品质更好,而中国是在明代後期淋卤晒盐法出现後才较有规模,宋朝时期大多还是靠烧煮的方式。

    而崔文浩作为一个盐商,所使用的盐锅自然不会是小小的小铁锅,他所使用的盐锅是如一台货车大小的锅子,光是酬制就必须耗掉大量的银子,这一回被人连屋带瓦给端走了,他一想到还得重新来过,就满头杂绪。

    崔文浩解释道:「与加入草盐木烧煮而成的盐相b,海水晒出来的成品杂质较多利润卖相也不好,在东夷我还没发现盐井和盐岩,所以只能靠海水煮制的方式来取得盐品,这下可好,那群倭匪直接揣走我的八大盐锅,总有一天,我要他们挫骨仰灰。」

    杨彦听到这,灵光一现,他对崔文浩道:「崔兄,有听过淋卤晒盐法嘛?」

    崔文浩才在沉思该如何善後,被杨彦这麽一说倒楞住了,他问道:「何谓淋卤晒盐法?」

    杨彦J笑着,潘文秀和他一对眼,也立刻会过神来,什麽是卤晒盐法?淋卤晒盐法是明郑时期郑成功的军师陈永华自大陆引入台湾并改良的制盐方法,主要是透过将海水不断的淋在沙土上,再透过「入溜」反覆浇海水与踩踏盐沙土,将浓度高的海水过滤提炼出来。然後在拨洒在瓦片拼凑成的结晶池上,晒出纯白的盐。此种方式在海边的沙地上便可晒盐,是台湾最早出现有结晶池的晒盐法,所生产的盐品质较海水直接熬煮佳,但产量较少。

    杨彦大致上和崔文浩解释一下,崔文浩只是听了几句立刻变成求知若渴的小学生,不断追问杨彦,待听完杨彦解释後,崔文浩心中的商人的灵魂已经烧了起来,他明白这麽做会有多少产量,又会带来多少利润。

    但纵然他现在多麽兴奋,这件事都不是目前头要处理的,崔文浩冷静下来,他对那名回报的人道:「既然盐房都出了事,我想咱们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