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1丢死人了 (第1/2页)
“真是车水马龙呀。”龙卿站在衙门口,看着缓缓驶来的一辆辆马车感叹了一句。 眼前的车队从衙门口一直排到了街道的远端,隐于一片黑暗中,似乎远远的看不到头了。 “今天可是县太爷第一个孩子的满月宴,谁敢不给面子?”正说间,沈清茗看到崔家的马车到了。下来的不是崔公子,而是崔家的一些nV眷,对她们友好的致意。沈清茗才想起来,崔公子怕是和沈青松一样进京赶考去了。而后,不仅崔家,石家和白家的人也来了,全都是她们的熟人。 “区区一个满月宴哪里会这么隆重,我看更多的是因着高升,现在县太爷可是升至户部去了,是京官。”龙卿也朝那些贵人相拜,瞧见贵人的装束,再一看自己的装束,又咋舌:“话说一年前我们还是平平无奇的村妇,见到的都是穿粗布麻衣的,我们也是。而一年后,我们见到的就都是宽衣博带的,我们也是。” “你不说我都忘了,这一年的变化真的太大了,我也时常不习惯。现在上街只要穿了孺人的服饰,或穿了丝衣,我们便是人们眼中的高尚君子,普遍受到尊敬。而一旦我们穿回以前的质朴棉衣,或是麻衣,便成了乡巴佬,得到的更多是鄙夷。” 这不得不说起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当初沈清茗还未被封为孺人的时候,没有朝廷颁发的孺人状书和冠带,她和龙卿只是两个泯然众人的村姑,去太和楼都被店小二看低,吃个饭也被那些豪民嘲笑没有餐前礼仪,卖鹿茸人家也嫌弃她们制出的鹿茸脏乱差,懒得来看。而现在,只是多了这一身行头,她们便可在城中大摇大摆,大户人家也得给几分薄面。 在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上,她的品德高尚与否居然由几件衣服或是一纸状书就决定的。同一个人,穿上丝衣便是品德高尚的君子,穿的棉麻粗衣便是见识短浅脏乱差的乡巴佬,乃粗鄙之人。沈清茗一时不晓得这是因着这个时代的识人本领太过先进,还是她的见解过于腐旧。 “到处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习惯便好。”龙卿对她说着,又有几个穿着丝衣的人前来相拜,沈清茗把心头那个显得极为讽刺的念头压下,对那些贵人回拜过去。 “久仰两位孺人大名,久仰久仰。” “久仰。” 黑龙镇的权贵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两位极具传奇姑娘,有些人早在卖鹿茸的时候便见过她们,但这会儿他们仍是装作第一次认识那般上前拜言,试图交好。沈清茗端着手与之一一点头致意,侍nV们便领着他们到席间落座。 花了足足半个时辰,宾客总算全部落座,龙卿和沈清茗也被领到nV眷的院子,正要坐下就餐时,县令却传话龙卿过去。 龙卿苦着脸,一脸不开心:“为何要去那边用饭,你和我一同去吧,我要和你一同用饭。” “傻不傻,这里有这么多贵夫人,我得在这里帮着夫人招待她们,你快去县令那边吧,说不定有正事要说呢,赶紧的。”沈清茗直接赶她走。 “你总是说正事。”龙卿小声嘀咕了一句。 “你!” “我去,我去还不成吗?” 龙卿缩着个脑袋去了县令那边的院子,彼时县令已经准备好了,见龙卿过来便自导自演起来。县令先自斟了杯酒对满席宾客言道:“感谢诸公今晚应邀而来,张某今晚大设满月宴,主要有三事要庆祝。” 语罢,县令g了一杯酒,正了正脸sE朗声道:“这第一喜便是庆祝内子顺利诞下一nV,母nV平安。” “恭喜张大人喜得千金。” 县令又斟了一杯酒,举手示意大家停下:“第二喜乃张某幸得今上赏识,升至户部郎中,五品官。” “恭喜张大人升迁。” 席上又是一片恭祝之声。县令脸上浮现醉意的淡红,几杯酒下肚方b着身旁的龙卿道:“这第三喜便是张某的私事,诸公与张某共事五年,情谊尚在,今日张某便要当着诸公的面向两位孺人致谢,若没有她们,张某也没有今天。” “两位孺人可是当初的桃村姐妹,沈孺人和龙孺人?” “正是,在我身边这位便是龙孺人,诸公想必都略知她们的事迹,不过真要介绍起来名头可就海了去了。”县令终于放下了酒杯,笑呵呵的对大家铺陈龙卿和沈清茗的事迹:“于爵位上,兹二人不过无实权之孺人,于食禄上也不过百贯,但事迹上可就多了——于药材上,乃量产鹿茸之人;于水利上,乃提出筑坝抗水第一人;于车行上,带来悬吊车厢及踏车,为诸位出行提供了便利之人;于陇亩上,带来轮耕增产制;于畜牧上,主张牧草粮食肥畜之人。” 席上一片议论之声,两位姑娘的事迹大家都听说过,但并不全面,此时从县令口中亲耳听见她们的具T事迹还是非常震惊的。现在黑龙镇的权贵名下的田产基本都进行了轮耕,原来轮耕和畜牧改革都是两位姑娘的杰作,就连他们出行乘坐的悬吊车厢也是两位姑娘的杰作,如此看向龙卿的目光也多了许多敬佩。 龙卿站起来与他们揖拜,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