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八章:陷害齐王李恪 (第3/3页)
弹劾他们!” 宋翰苦笑道:“王爷啊,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安置这些灾民啊,弹劾的事情,可以以后再提。但是现在这些灾民,应该怎么处置啊?” 沉吟片刻,李恪不由问道:“宋长史,我们齐州,能安置的下这么灾民吗?” 宋翰不由苦笑道:“王爷,我们齐州,也有些存量。朝廷呢,估计也会运送一批赈灾粮过来。” “如果只是施粥的话,三五个月的时间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问题是,这段时间,他们住哪?三五个月之后,怎么安置他们?” “一旦灾民生病,或者是闹事,要如何处理?” 听到宋翰的话,李恪不由头疼地问道:“宋长史,哪要是依你之间,该如何处理呢?” 宋翰沉声说道:“王爷,依属下之见,最好的办法,还是把不属于我们齐州的灾民驱赶离境。” “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州县,还是让当地的地方官为难去吧!” 李恪不由皱眉问道:“可是,这些灾民,还能坚持到他们再赶回去吗?” 1 “这个——”宋翰苦笑道:“路上的伤亡,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 “如果把他们全部留下来的话,后果只会更加糟糕。” 李恪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宋长史,容本王再想想。” 宋翰也是点头说道:“是,哪属下先行告退,希望王爷早做决断。” 宋翰退下,李恪在皱眉苦思,迟疑不定。 宋翰提出的方案,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但是李恪总觉得于心不忍。 将灾民撵走的话,只怕会死伤太多。 可是,要留下来的话,又该如何去留呢? 就在李恪无比纠结的时候,忽然再次收到了六弟蜀王李愔的书信。 1 打开书信,飞快的将书信浏览一番,李恪脸上,露出狂喜之色。 太好了! 真是太好了! 自己的六弟,居然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刻,雪中送炭! 原来,在书信中,李愔代表大唐钱庄,向齐王李恪申请了一项业务。 那就是安置村的业务。 大唐钱庄将会斥资为灾民重建安置村,当然了,这个安置村,可不是白给的。 灾民想要入住的话,就必须要掏钱才能入住。 鉴于灾民大多数都没钱,大唐钱庄,可以提供零首付十年还款的业务。 每个月只需要缴纳二百钱左右的利息,十年时间,就能够还清所有的欠款。 1 看到这里,李恪极为感动。 自己的六弟,这哪里是为了扩展业务啊? 这分明是主动来帮助自己啊! 在李恪看来,自己的六弟,这是自己掏腰包,掏出大量的钱财,来帮助自己安置灾民啊。 分期付款,前后需要十年的时间,这些村民才能付清所有的欠款。 并且,恐怕还会有村民还不清欠款的情况发生。 这中间,自己的六弟,需要付出多少啊! 其实,有一点是李恪所不了解的。 这安置村的业务,非但不会赔钱,反而还能赚钱。 后世的房地产业务,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了,这是安置房,并不是高价的商业房。 所以,这里面的利润,其实并不算高。 至少比起中华商行的其他业务来说,要低上很多。 不过这对于李愔来说,既能帮助到自己的胞兄,又有钱可赚,其实已经足够了。 而就在李恪收到李愔的书信之后没多久,就有大唐钱庄在山东的负责人齐石找上门来,和齐王李恪,商议接下来这些灾民安置村的业务。 很快,双方就商议妥当。 接下来,齐石带领着一个安置团队,开始忙碌起来。 这个团队的成员,超过一半的,都是参与过薛延陀牧民安置工作的员工。 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安置村建设的经验。 接下来就是在齐王府的统领之下,进行安置村的选址和规划。 2 在这件事情上,齐王府可是要比大唐钱庄着急的多。 因此,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规划出了十五个安置村的位置。 接下来,齐王李恪将所有的灾民,召集在一起,进行讲话。 齐王面前,有属下拿着大喇叭举在齐王李恪面前。 李恪大声说道:“乡亲们,一场大水,让你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所有的财产!” “但是很幸运的,没有出现伤亡的情况,没有一个人被大水冲走!” “令本王没想到的是,居然会有这么多灾民前来投奔本王,让本王心里非常感动,同时,也让本王压力很大啊!” “既然你们来到本王的领地,本王就不能不管你们!但是,接下来,你们吃什么?住什么?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也正是所有灾民最为担心的问题了。 听到齐王提起这个问题,所有的灾民,都紧张地看向齐王。 2 “最终,本王决定,和大唐钱庄合作,建设十五个安置村。” “当然了,不论是本王,还是朝廷赈灾,都不可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 “所以,这些安置村,需要你们自己花钱买。” 听到齐王的话,哪些灾民,原本高兴了半截的心,忽然再次凉了起来。 花钱买? 他们那里来的钱啊? 如果他们有这么多的钱的话,他们还会是灾民吗? 下面的百姓,顿时怨声四起。 李恪继续说道:“乡亲们,听本王说,听本王说!本王当然知道,你们手里没有钱。” “所以,经过本王和大唐钱庄协商,安置村的房屋,可以分期付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