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一章:十娘踪迹  (第2/3页)
电线杆,需要架线,整个过程十分繁琐,儿臣估计,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    听到李愔的话,李世民有些不喜,不由板着脸说道:“架线什么的,有什么麻烦的长安城那么多人,朕还有羽林军还有工部的工匠,都可以调动,有的是人手。”    李愔苦笑道:“父皇,可是这些,都需要专门的电工啊!”    “现在专业的电工人员很少,目前也就是能够满足益州新城这边的需求。”    “培养专门的电工人才,估计都需要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在老工人的带领下作业。”    “现在最缺的,是专业人才啊!”    听了李愔的话,李世民不由沉思起来,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就在此时,李世民却是看到,前面的路灯下面,有几个人,正在路灯之下,聚精会神的看书。    并且看他们的长相,不像是大唐人。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不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由走过去问道:“你们是哪国之人”    那几个留学生,被人打扰读书,本来满脸怨言。    不过在看到李世民和他身边的几人,尤其是一连闹腮胡,五大三粗,满脸横rou,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的程咬金之后。    脸上不由露出畏惧感,连忙说道:“我来自丘山国。”    “我来自吐蕃。”    “我来自龟滋国。”    李世民不由好奇地问道:“你们不是大唐子民,又不能参加科举,你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刻苦学习呢”    “大唐如此繁荣昌盛,如此强大,难道不都是因为这些科学知识吗”    “在和大食的战争中,如果没有蒸汽三轮的话,大唐又怎么会赢的如此酣畅淋漓呢”    1    “而我们国家,什么都没有。现在,我只有刻苦学习,将学到的知识,回国传播。”    “只要我们国内,有越来越多的科学人员出现,我们的国家,才会变的更加的繁荣富强。”    “我觉得,我们的校长有句话说的非常好,科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力!”    听了这些留学生的话,李世民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回去。”    此时,李世民已经没有了继续逛街的心思,而是转身向回走去。    而程咬金等一帮老货,虽然还没逛够。    但是他们也看出来,皇上今天不太对劲,因此也没有人顶嘴,乖乖地跟着李世民返回。    到了第二日,李世民不由找来李愔,对李愔说道:“愔儿,昨日那些留学生的话,提醒了父皇啊。”    “我们大唐的科技,其他国家奉为圭臬,视为至宝。而我们自己呢却弃之如敝履!”    1    “这样下去的话,岂不是会遭到别人的耻笑吗”    “到时候,其他国家的科技越来越强,而我大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被他们超越!”    “朕,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对了,愔儿,我会是不是将科技封锁起来,严禁科技流传到其他国家去这样的话,他们岂不是永远都追不上我们吗”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愔心里非常开心。    因为,父皇终于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了。    在这一点上来说,李愔倒是要谢谢昨晚的那几个留学生了。    李愔不由说道:“父皇,其实这个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并且,只要我们进行推广,想要封锁,也是没办法进行封锁的。”    “并且,有越多的国家的人,来我们大唐学习,就能为我大唐培养更多的人才出来。”    听到李愔的话,李世民不由不解地说道:“可是,他们学成之后,都是要回国的,怎么可能会是为我大唐培养人才呢朕还觉得应该进行封锁的好。”    1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父皇,你想想看,那些到我大唐来留学的留学生,他们家乡的条件,哪里比得上益州呢”    “对于那些成绩优秀的留学生,我们可以用优厚的待遇将他们留下来。我们甚至可以给他们分配房子,让他们加入我大唐的国籍。”    “儿臣想,面对这种条件,是很少有留学生能够拒绝的了的!这样一来,这人才,岂不是为我大唐培养的吗”    听到李愔的话,李世民不由有些心动。    不过还是皱眉问道:“可是,朕还是觉得,会有很多真正的人才,是不为外物所诱惑。这些人才,我们岂不是要错失了嘛”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愔不由微微摇头。    父皇还真是贪心啊,想将所有的人才,全部都一网打尽。    不过,这也符合他的人设啊!    有一次,李世民私自去视察御史府,也就是科举考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进取的进士鱼贯而出。    李世民不由得意地说道:“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    1    那时候针对的,还是大唐。    而现在,针对的则真正是天下的英雄了,恨不得能够将天下人才,一网打尽。    李愔不由微笑着说道:“父皇,这些人才,他们学习了科技之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儿臣认为,绝大多数的人,他们学习了先进的科技,还是要进行研究。”    “但是,他们回国之后,根本就没有任何科技研究的基础。”    “从有到无,建立起这些基础的话,恐怕他们一辈子的时间,都未必能够做到。”    “所以,那些有志于研究的人才,最好的选择,就是留在我大唐。”    “当然了,绝对不能排除真的有人才,一心一意的回国发展。”    “但是,这种人必然少之又少。并且,他们就算回国发展,一个人,发展速度,又怎么可能比的上我们大唐的速度呢”    “所以,偶尔的几个漏网之鱼,根本不足为虑。”    1    其实,这就是后世超级大国米国最喜欢做的事情。    他们不但自己培养人才,更喜欢的,是从其他国家不断挖掘最厉害的人才。    因为,他们能给出这些人才,最好的科研环境。    听了李愔的话,李世民脸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并且越想越是心动。    对啊,愔儿说的太有道理了!    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的话,那就必须要提高大唐科技人员的地位。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才真正的留下来。    栽下梧桐树,引的凤凰来。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说道:“愔儿,朕回去之后,准备在科举考试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