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参出?南薰馆内】第三折戏?秉烛夜游04 (第1/1页)
「这真是太不像话了!当我嫁人时,就是要这些大茶小礼、三媒六证、十里红妆,而且还要依郡王妃礼制,准备全副仪仗──红杖、清道旗、绦引幡、戟氅、吾杖、班剑、立瓜、骨朵、响节、青方伞各二,红圆伞??」冯如织伸出手指数算。 「哗,为什麽需要这麽多东西?」陈梦笙打断她。 「《明会典》有载,清清楚楚。」冯如织正sE道。 「东宁来到此地将近二十年,大明律已经没人在遵守了!你居然能背诵《明会典》,我真心拜服。将来如织姑娘的仪仗一定能塞满赤崁和安平大街??」陈梦笙苦笑。 看来,生来就是郡王妃的信念,成了C纵冯如织的丝线,只是她不能自知。 见陈梦笙不以为然,冯如织瞋目道:「不然教习若娶妻,要奉上什麽聘礼?」 娶妻?身为nV子如何娶妻?陈梦笙苦笑一下,她迟疑了一会儿:「我恐怕拿不出什麽上得了台面的彩礼??」事实上,她指的是嫁妆,她认为父母对她淡漠贬抑至此,断无可能为她打点亲事。 但陈梦笙不服输。 「但我有一片,永志不渝的丹心。」陈梦笙毅然说道,眼瞳盈盈闪烁着波光。 「丹心一片?如此而已?」冯如织因为陈梦笙乌亮的双目而感觉心里七上八下,却仍倔强地撇撇嘴:「那我一定不接受,我方才数算的还没完呢!这仪仗还要有青圆扇、红圆扇、交椅、脚踏、拂子、红纱灯笼??」 见冯如织还在扳着纤纤玉指背诵品项,陈梦笙放大嗓音:「好啦,你到底要不要上来?如果没能平安下山,你永远用不上那些莫名其妙的行头??」 冯如织勉为其难,攀上陈梦笙的背,她怯怯地搭着陈梦笙的肩头,暗自惊讶,总是背脊挺拔的教习,宽松衣服下似乎相当纤瘦。 尽管如此,陈教习却很有力气,轻轻驮起她,似乎不觉得沉。不仅如此,行过草b人高处,教习压低草枝,不叫锐利的草尖划伤她;走过泥泞处,教习也放慢步履,避免滑倒摔着了她。 「教习??这会不会太劳烦你?」冯如织有生以来,头一回说出T贴他人的话语。 「不会的,你很轻的。」陈梦笙喟叹道,她这是和玉瑷相b,毕竟她也曾背着从树上跳下来而扭到脚的圆润堂姊。然而陈梦笙却不知道,她这句话让冯如织羞红了脸。 「还会怕吗?」陈梦笙问,冯大小姐要是再受怕而拖着伤腿狂奔乱窜,她可吃不消也未必追得回来了。 「有点??」冯如织因含羞带怯而声若蚊蚋,使得陈梦笙误以为她依然在担心受怕。 陈梦笙灵机一动:「别怕,我们来唱曲,你跟着我高声唱和,就无暇担忧恐慌,其他人也b较容易找到我们。」 「万一真如那名监生所说,有鬼来请我们唱戏怎麽办?」冯如织仍然瑟瑟发抖。 「我可是命带铁扫把,若有鬼来,扫荡开来便是??」陈梦笙安慰她,转移话题道:「你想唱哪一段?」 「〈灯下搭歌〉,唱词背景意象灯火通明,我要藉此熬过这鬼影幢幢。」冯如织说道。 「选得好,我们一起唱吧。」陈梦笙说道。 「情人弹出雉朝飞,有意佳人去复归。夜梦相思睡难晓,只怕光Y似箭催。」 「笙箫和起入人耳,真个称人心意。恨织nV牛郎,伊都不得相见。」 两人唱和着,越唱越大声,山径两旁的荒坟野草,似乎不那麽骇人。 对冯如织而言,从小到大,周遭人人都说她出身高贵又貌美,来日必定成为王妃。她因此认为,天下所有男子都不足一哂,唯有那至今没见过面的元孙郑克臧。 她没想过会遇上陈教习。陈教习不似家丁们yAn刚武勇,一双眼睛灵活极了,整个人斯文有致却又英姿飒爽。 冯如织听见她自身心跳越来越大声,如同陈教习在她心里施展那惊人的鼓艺。 母亲戮力教养她为世孙妃,却没人告诉她,一旦对夫君以外的人芳心萌动,她该如何自处? 罢了,冯如织想起跑过船的家仆曾说,有一种幻象曰「海市蜃楼」。据说行船沿海,偶尔可见云雾中的亭台楼阁。她久居深闺没出过海,这个出格的雨夜,就是海市蜃楼,雨停天亮後终归消失。届时,她又是将成世孙妃的冯家千金,要在太妃寿辰戏台上博得满堂彩。今夜,且让她放心朗声唱—— 「陈教习!」 「冯如织!」 远方传来呼唤声,这个声音是?? ?世孙妃的隐藏戏单? 陈梦笙对冯如织「放目箭」,根据《教育部台湾台语常用词辞典》通常指「nVX用娇媚动人的眼神,对别人表达情意」。在传统戏曲中,特别指透过眼神表达情意,亦是旦角与观众互动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变迁,也有不同的表示方式,现代电力的普及之後,甚至变成「小旦目尾牵电线」的说法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