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丹青国手 (第2/2页)
上人如此这般的画出来,定能解我的相思之苦啊!”一个同样摆摊的书生,看着这画作痴痴的说道。 这位书生,不只一次的在家中偷画自己的意中人。 只是,却没有一张画能让他满意。 然而,当他看到这样的技艺时,心中似乎有了方向跟答案。 “不知这位仁兄师从何人?”书生上前一步,抱拳行礼道。 “在下并为拜师,而是闲暇时自行琢磨。拙略之作而已,让诸位见笑了。”苏木林一副很谦虚的模样。 “并未拜师?”对于这四个字,很多人都不相信。 不过,这等绘画之法,大家以前闻所未闻。 即便此人说自行开创,大家也没有可辩驳的理由与证据。 此时,刀疤脸的汉子恢复了正常,擦干眼泪之后直接上前夺过了苏木林手中的那幅画。 “先生之前说这画要是画的不好,就不会收钱。 某当时心生贪恋,所以才同意先生作画。 如今这画,某十分的满意。 倘若在下真的就这样走了,定会让军营里的同袍不耻。 这里是一两银子,请先生务必收下。”刀疤脸的汉子也不啰嗦,塞给苏木林一两银子之后,带着画跟写好的书信转身离去。 这一刻,苏木林没有假客套。 而是看着对方的身影默默的抱拳表示感谢。 摸着手中的这一两银子,苏木林的心踏实了下来。 有了口碑,自己在这小小的字摊儿界,算是站稳了脚跟。 只要站稳了脚跟,这日子也就有了盼头。 “小友,帮老夫也画一幅如何?”就在大家还在感慨那画作是何其的逼真时,有人已经拿出了银子,请苏木林为自己作画。 老者把手中的银子放在了小书桌上后,便坐在了刚才刀疤脸坐过的小凳子上。 “五两?” “这...这是五两的官银...” “出手如此阔绰...” “一幅画五两银子,我的老天爷呀!这隐约之间已然有了丹青名家的润笔排场。” “咱们雁门郡丹青名家柳青白柳先生,据说作一张画的润笔有上百两纹银。” “我等代人写家书,不知何日方能挣得五两白银。哎...”刚刚还想看好戏,等着那刀疤脸暴打苏木林的书生,此时带着嫉妒的双眼狠狠的盯着那五两银子。 看到五两银子放在书桌上,苏木林压抑着自己的兴奋,尽量不去看那五两银子。 甚至还在内心暗骂自己:“妈的,出息点,才五两银子而已!激动个毛线...” 刚才作画的时候,很多人只看到了成品,并没有看到苏木林的起笔式。 这一次,眼见有机会偷师,很多书生甚至不顾自己的摊位,也要坚持在这里学上一招半式。 这画够真,够奇,同时也够贵! 有这三点,想不挣钱都难。 更何况,这可是天下独一份的生意。 要是能学会这种作画的技巧,以后没准自己也能挣到大钱。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书生们就算听到自己摊位有人呼喊要写封家书,那些书生也假装那摊位不是自己的。 相比一封家书挣到的10文钱,可不如在这里偷师来得更划算一些。 当苏木林摊开纸张,准备要作画时,书生们一个个向前拥挤。 然而就在此时,那老者突然伸出手阻拦即将要作画的苏木林。 “慢...我让小友画的并非老夫,而是老夫的亡妻! 若小友能画出我妻子七分神似,老夫愿送上纹银百两。” “多少?”这话并非出自苏木林之口,而是身边的一位30岁左右的书生。 “他,他说一百两!咕咚...”有人甚至吞了一下口水。 “柳青白柳先生之大才,也不过润笔百两之资,他凭什么...”百两纹银,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一群书生,为了10文钱就能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中,坚守整整一天的时间。 这百两纹银可是10万文钱,相当于要写1万封家书。 “就是,柳先生乃我赵国丹青国手,一年之前还是赵王的宫廷画师,正五品的官衔!若不是柳先生年事已高告老还乡,现在还在赵国都城为赵王作画。 再看看这位...何德何能呐?敢与柳先生齐头并进? 况且... 况且....你拉我干什么?”书生的话还没有说完,却一直被身边的人一直打断。忍无可忍之下,出声询问对方是什么意思。 1 难不成,这有违斯文有违公理的事情,还不能指出了吗? 只是身边的人并没有阐明原因,而是直接上前两步拱手说道:“柳先生,学生梁海见过先生,两年之前司马大人府上有幸见过先生一面。” “啊...”看到眼前这位梁海如此恭敬的样子,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这人... 这人就是赵国丹青国手柳青白? 柳青白之才,难不成还找人帮自己作画? 一个国手,居然要找路边的摆摊先生帮自己画像? 这世道怎么了? 老虎过不下去,要求着猫抓耗子过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