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二十七章 新皇即位 (第1/1页)
“元锦当初从殷承翊的圈套中救了您,与您约定要扶持您,是真心的希望您在陛下百年之後能继承大统,做大启的皇帝。” “我之所以这麽做,是因为您在我的眼中一直是一个心怀仁孝,X子宽厚正直的人,我觉得您能够做一个好皇帝。” 殷承乾握着茶杯的手忽的一顿,眸中有深sE的暗cHa0涌动。秦理儿发觉後,偷偷把他握紧杯子的手牵到案桌下捏了捏,提醒他注意控制情绪。 “但愿您能够一直保持下去,做大启人人赞颂的明君。” 殷承乾看着她,收敛眸中的波澜,g了g唇角,淡淡的回应。 “瑞王妃所愿,也正是我之所愿。” 殷承夙从崇明殿出来後,面sE有些沉。 “……夙儿,即便如此,但太子依旧具备成为一个君王的谋略和品质,所以,朕没什麽遗憾的,只是,若有一天他失去了做君王的本心,让百姓遭难,天下动荡,那麽你,一定……” 皇帝对他说的话如同一尊厚重的鼎压在心头,他的眸子中动荡着极少出现的Y翳,久久不散。 “主子,王妃过来了。” 江流注意到他情绪的反常,小心提醒。 殷承夙看着远处向他走来的明媚身影,收起眼底晦sE,转而变为温和的笑意。 “夙夙,皇上对你都说了什麽啊?” 并肩走在g0ng道上,元锦好奇的询问。 殷承夙面sE平静,缓缓道。 “父皇听说我身T痊癒很是高兴,并嘱咐我……殷承乾会成为一个好皇帝,让我在他百年之後,好好扶持他。” 元锦轻轻的叹了口气。 “看来皇上对自己的身T也没有信心了。” 缓了缓,她坦白。 “刚刚我去了一趟东g0ng。” 殷承夙的瞳孔骤然收紧。 握住她的肩膀。 “去做什麽?有没有吃什麽东西?” 元锦被他捏的肩膀一痛,轻轻嘶了一声。 他连忙松开手,眼底是无措的心疼。 “我……” “没事儿没事儿。” 元锦摆摆手。 “我只喝了点茶,但你知道的,我同虞婆婆学过毒术,有问题的东西我不会喝的。” “另外,我问了他上次给你下毒的事情,他说……是他身边的霄良娣乾的,因为霄良娣的jiejie曾跟我有些过节,我想了想,其实也说的过去。” “夙夙,太子妃秦理儿怀孕了,我今日见了他们二人,觉得他们看起来倒是挺恩Ai的,而且太子似乎因着政务还有皇上的病情C劳的憔悴了许多,我看着……他们似乎不像是对皇上做过什麽手脚的样子。” 殷承夙看着她缓缓的分析着,良久後才点头。 “嗯,既然如此,那便没有什麽可担心的了。” 他嗓音醇澈动听,语气却暗含着一种笃定。 “小锦儿,他是什麽样的人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都做了什麽样的事,如果他能做好自己作为皇帝需要承担的责任,不危及你,危及齐家,那麽对我来说,即便他真的曾想置我於Si地,我都并不在意。” “锦儿,答应我,以後不要跟他再有任何接触,你就安安心心的做一切你喜欢的事情,任何事情,我都会替你安排妥当,你无需再涉足这朝堂的诡谲之中。” 元锦想了想。 也是,她一开始本就算是个纨絝小姐,一生只想吃喝玩乐,穿漂亮衣服,同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无忧无虑的过完这一生。 如果不是上一世的惨痛结局,她又何必涉入这些争斗筹谋之中呢? 现在,只有一个齐元依了,只要杀了她,她此生便再无所求,确实也不想C那麽多心了。 於是她乖巧的点点头,又俏皮的握住殷承夙的手。 “好呀,那我就什麽也不管了,一切交给夙夙,由夙夙保护我好不好?” 殷承夙宠溺的看着她,元锦忽的又站住,睁着黑白分明的眸子看着他。 “可是这样你会不会就很累呀?” 殷承夙将她的手包裹在自己的手心中,缓缓说。 “不累,只要王妃每日记得给我暖床就好。” 元锦耳尖蹭的泛红,虽然知道他说的是为了替他缓解寒症的暖床,但仍是忍不住将思绪往奇怪的地方飘去…… 昌平十九年春三月辰时。 帝崩於崇明殿。 丞相齐明甫於金銮殿宣读皇帝遗诏。 帝遗诏曰。 “朕在位十九年,竭尽心力,唯恐辜负先皇重托,於政务呕心沥血,终令大启屹立众国之首……然积劳成疾,自知无力回天,特立此遗诏,以嘱後事。” “太子殷承乾,恭孝端敏,宽仁勤奋,可於柩前即皇帝位……” …… 殷承乾即位了。 不知为何,殷承乾即位这两日元锦总是做噩梦,梦里自己回到了前世齐家被满门抄斩的那一天。 只不过,梦里捧着她家人残肢断骸狞笑不已的殷承翊,却换成了殷承乾的脸。 不过醒来之後,她又笑自己想的太多。 殷承乾登基为帝后,不仅没有同殷承翊一样立刻过河拆桥,相反,他不仅厚待齐家和秦家,还提拔了元锦的兄长齐元启为二品大员,又赏赐了护国公府,几乎在太子登基前所有给过他支持助力的势力,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封赏。 值得一提的是,连瑞王殷承夙也有封赏。 瑞王殷承夙被封为摄政王,而元锦,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摄政王妃。 知道这个消息的元锦还愣了半晌,她都做好了等先帝的丧仪一过就同殷承夙一起去封地的打算了,谁曾想,到了这个节骨眼,竟然还有的升? 不过如此,她和殷承夙便也走不了了,既然是摄政王,当然要留在京中协助殷承乾处理政事了。 对此,朝廷也是一片譁然。 连丞相齐明甫都不住的对元锦感叹。 “当今圣上真是有大气量大心x的君主啊!” 是的,一个成年皇帝还在自己的朝中册封摄政王,这件事在大启的史书上几乎前所未见。 而摄政王的存在,通常是因为皇帝年幼,或是皇帝只是摄政王手中的一个傀儡。 但凡有能力有野心的新皇即位後,都巴不得把自己的权利全部攥在手中,这殷承乾倒好,却把自己几乎一半的权利往外分。 朝臣根据殷承乾过往的口碑和表现,纷纷猜测,新皇这是有大智慧。 新皇一定是自知自己资历和天赋不足,又希望能够让大启更加富强,这便慷慨提拔了有能力的瑞王,同他几乎平起平坐,只为了让大启更好。 一时之间,全国上下都在对这个刚刚上任的皇帝歌功颂德,赞扬不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