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幕之宾_第二十三章 商战风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商战风云 (第1/4页)

    第二十三章商战风云

    第一节商战风云

    科举改革取得成功後,林正源和陈默在江南地区的声望达到了新的高度。朝廷对他们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非常认可,经常委托他们处理一些重要的案件。

    这天上午,苏州府的商会会长沈富贵匆匆来到府衙,神sE焦急地求见林正源。

    「林道台,小民有急事求见,」沈富贵在门外大声喊道。

    「让他进来,」林正源对门房说道。

    沈富贵是苏州府最大的丝绸商人,在当地很有影响力。他能够如此焦急地前来求助,说明一定发生了什麽重大事件。

    「沈会长,什麽事情让您如此着急?」林正源关切地问道。

    「林道台,出大事了,」沈富贵气喘吁吁地说道,「我们苏州的丝绸生意遭到了恶意竞争,很多商家都快撑不下去了。」

    「恶意竞争?」陈默在一旁问道,「具T是什麽情况?」

    「陈师爷,是这样的,」沈富贵详细说道,「最近市面上出现了大量价格极低的丝绸,b我们的成本价还要低。」

    b成本价还低?这确实很奇怪。正常的商业竞争中,商品价格不可能长期低於成本价,除非有人故意亏本经营,企图挤垮竞争对手。

    「这些低价丝绸是从哪里来的?」林正源问道。

    「据我们调查,」沈富贵回答,「主要是从常州和镇江那边来的,有个叫江南商行的组织在背後C作。」

    江南商行?陈默记得,他们之前处理过一个案件,也涉及到这个组织。看来这个江南商行的势力很大,而且经常从事一些不正当的商业活动。

    「您有没有调查过这个江南商行的背景?」陈默问道。

    「调查过,」沈富贵点头,「但他们很神秘,我们查不到具T的情况。只知道他们资金雄厚,而且好像有官府的背景。」

    有官府背景?这就更复杂了。如果江南商行真的有官府背景,那麽处理起来就会很困难。

    「他们除了低价竞争,还有其他手段吗?」林正源问道。

    「有的,」沈富贵愤怒地说道,「他们还威胁我们的客户,不许购买我们的产品。有些客户被吓得不敢和我们做生意了。」

    威胁客户?这已经不是正常的商业竞争了,而是犯罪行为。

    「您有具T的证据吗?」陈默问道。

    「有的,」沈富贵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是我的一个客户偷偷给我的,是江南商行威胁他的信件。」

    陈默接过信件仔细查看,发现这确实是一封威胁信。信中明确警告客户,如果继续购买苏州丝绸,就会面临严重後果。

    「这封信的笔迹很特殊,」陈默对林正源说道,「而且用词很专业,写信的人应该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您的意思是?」沈富贵问道。

    「这说明江南商行不是普通的商业组织,」陈默分析道,「他们很可能有更深的背景。」

    林正源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X。如果任由江南商行这样下去,不仅会损害苏州的丝绸产业,还会破坏整个地区的商业秩序。

    「沈会长,您放心,」林正源表态道,「我们一定会调查清楚,维护正当的商业秩序。」

    「谢谢林道台,」沈富贵感激地说道,「我们苏州的商人都指望您了。」

    沈富贵离开後,陈默对林正源说道:「东家,这个案子可能很复杂,我们要小心处理。」

    「你觉得主要的困难在哪里?」林正源问道。

    「首先,江南商行的背景不明,」陈默分析道,「如果他们真的有官府背景,我们调查起来会很困难。其次,他们的活动范围很广,涉及多个府县,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那我们要如何开始调查?」林正源问道。

    「在下建议,我们先从威胁信入手,」陈默说道,「通过笔迹分析和用词习惯,找到写信的人。然後顺藤m0瓜,逐步了解江南商行的组织结构。」

    林正源同意了这个计划,他们立即开始调查工作。

    陈默首先仔细分析了威胁信的笔迹和内容。他发现,写信的人不仅有文化,而且对法律条文很熟悉,很可能是个读书人或者官员。

    「东家,我怀疑写这封信的人可能是个胥吏,」陈默对林正源说道,「因为信中提到的一些法律条文,只有在衙门工作的人才会这麽熟悉。」

    「胥吏?」林正源有些惊讶,「如果真是这样,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胥吏参与商业犯罪,这意味着官府内部可能有人与江南商行g结。这种情况处理起来会非常棘手。

    「我们要如何找到这个胥吏?」林正源问道。

    「在下建议,我们可以通过笔迹b对的方式,」陈默说道,「收集各个衙门胥吏的笔迹样本,然後进行b较。」

    这是个好办法,但工作量会很大。苏州府下辖多个县,每个衙门都有很多胥吏,要逐一b对笔迹确实不容易。

    「慎之,这个工作很繁重,」林正源说道,「我们要安排足够的人手。」

    「东家,在下愿意亲自负责这项工作,」陈默说道,「这个案子关系重大,不能有任何疏漏。」

    第二十三章第二节深入调查

    陈默开始了艰苦的笔迹b对工作。他带着几个可靠的衙役,走访了苏州府下辖的各个县衙,收集胥吏的笔迹样本。

    这项工作非常繁琐,因为每个衙门的胥吏都很多,而且他们对这种调查都很警惕。陈默必须想办法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获得他们的笔迹样本。

    「师爷,我们已经收集了三个县衙的笔迹样本,」负责协助的衙役向陈默报告道,「但还没有发现匹配的。」

    「继续努力,」陈默说道,「一定要仔细b对,不能放过任何线索。」

    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於在吴县县衙发现了匹配的笔迹。写威胁信的人是吴县的一个胥吏,叫李大富。

    「师爷,我们找到了,」衙役兴奋地向陈默报告,「就是这个李大富,他的笔迹和威胁信完全一致。」

    陈默仔细b对了笔迹,确认无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