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收编延绥镇 (第1/2页)
孙杰坐在前厅中,接受这些人的拜见。 不管怎麽说,孙杰都是陕西的总兵,尤其现在还手握重兵,完全有资格接受这些人的拜见。 这些人分批次,朝着坐在主位上的孙杰一一行礼,态度恭敬。 等所有人拜见完毕後,孙杰大手一挥,道:“诸位,坐!” 指着前厅中的那些椅子,孙杰脸sE和煦很多。 这些人按照地位高低,坐在了两侧。 孙杰让人端上了茶,分给众人。 茶叶就是孙杰平常喝的茶,不是什麽好茶,就是普通的茉莉花茶。 这些人喝了一口,便开始拍马P。 没文化的就说“绝世好茶”,有文化的就说“粗茶淡水,不忘天下百姓之艰”,总而言之,不管如何都有话说。 其实没有那麽多的道道,孙杰在现代的时候,就常喝茉莉花茶,已经养成了习惯,一时半会没法改。 孙杰放下手中的茶杯,和这些人说着闲话。 自然不会留这些人吃饭,寒暄了半天,便把这些人送了出去。 至於他们带来的礼物,孙杰也没怎麽翻看。 前不久刚刚抄了晋商的家,这些东西哪里有晋商的豪奢? 让人把这些东西收起来後,孙杰准备去孙初文那里一趟。 刚刚走出家门,看到了迎面走来的孙传庭和卢象升。 现在的他们,几乎形影不离。 一个北方人,一个南方人,此时竟然相唱相和,实属不易。 想想也能明白,他们两人在朝中的定位都是一样的,都是领兵文官。 都是一个立场,加上都有着差不多的遭遇,自然能相处在一起。 看着走过来的两人,孙杰止住脚步。 “两位,新年好啊!” 孙杰朝着他们两人拱了拱手。 他们两人的速度快了几分,来到孙杰面前,急忙朝着孙杰回了一礼,异口同声的道:“新年好!” 两人的身後跟着三四个随从,手中提着一些礼品。 和秦商或者士绅们相b较,两人的礼物有些寒酸。 他们两人都是毁家纾难的人,自然没有秦商和其他士绅家底厚实。 对於孙杰来说,有没有礼都无所谓。 “进去说吧!” 孙杰带着两人走了进去。 坐定之後,几人寒暄着闲话。 说着说着,孙传庭把话题引到了富平堡上。 “孙将军,新年过了之後,是不是准备把队伍带回来? 延绥镇那边,贺人龙战殁,洪大人留在了京城,是不是也要布防兵马? 如今大雪不断,草原受灾严重,开春之後,鞑子势必会引兵南下,是不是要防备防备?!” 孙传庭问了一连串的话。 洪承畴身上挂着三边总督的职位,但留在了京城。 贺人龙Si了,他麾下的兵马被洪承畴带着留在了京城附近,延绥镇一下子空虚了。 今年是个灾年,这种情况,草原鞑子都要引兵南下。 要是不防备北方,以如今北方那空虚的兵力,一个不好,鞑子就会为祸陕西。 崇祯给孙杰的任命就有协防三边的职责,三边就是延绥镇、宁夏镇和甘肃镇三个地方。 “过几天,我会北上收编残存延绥镇兵马,汰老剔弱,修缮边城,防备鞑子。 不过,我可不会只守不攻,等到雪化了之後,北击草原,将游弋在北边的鞑子彻底清扫!” 孙杰的声音洪亮了几分。 其实,这并不是孙杰的最主要目标。 在草原西北方向,有一个叫做阿尔泰山的地方。 它还有一个非常世俗的名字——“金山”。 地如其名,这里盛产h金,从汉朝开始,便有人在这里淘金。 这里有着名的可可托海三号矿坑,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享誉海内外,这个矿坑曾为国家偿还了40%的外债。 这可是一个富庶的地方,h金储备巨大,还有很多珍贵矿产,尤其是现在还未大规模开发,这麽好的一个地方,可不能便宜了外人。 现代的这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属於国家,剩余地方被北方西方那些国家占了去。 既然孙杰有这个能力,那就必须为後世子孙考虑,把这个富饶的地方彻底的占下来。 我看见,我征服,我占领。 这是孙杰的基本准则,更何况,汉朝时,金山便是领土。 此番,不过故土新复! 开采金矿的人,孙杰已经想好了,就是那些鞑子。 这世界本就这样,强者,就有奴役弱者的权利。 在丛林法则盛行的明朝,不是你Si,就是我亡。 拿下这个地方,便可向南进攻亦力把里。 时机成熟之後,收复亦力把里,再向西进军,拿下失去千年的安西,重现大唐荣光。 这是一个地理位置极度重要的地方,不得不拿下。 除此之外,搂草打兔子,再把失去百年的河套平原拿下。 卢象升的脸上多了不少兴奋,只是持续的时间很短。 “北击鞑子可不简单啊,土木堡之败後,官军很少大规模北上,已经有很多年没北上了,会不会有些冲动?!” 卢象升一脸担心的看着孙杰。 孙传庭也是这幅样子,毕竟,大明军事疲敝已经很多年了。 孙杰语气平缓的道:“我军兵锋之盛,远非他军可b也!” 一句话说的两人哑口无言,事实就是如此。 几人又说了一些其他的话,太yAn也来到了正中间。 孙杰送走了两人,便去了孙初文那里。 带了一些礼物,做了一些安排,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大年初二,天地还是一如既往的寒冷。 孙杰把录取的人名单公布了出去,同时开始面试。 录取的人一下子全都涌进了孙杰住处,在前厅中三三两两的说着闲话。 孙杰坐在书房中,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寇礼,问道:“你如何看待永乐年间的下西洋一事?!” 表面上是下西洋的问题,实则在问如何看待对外扩张。 下西洋可是大明立国以来的一大壮举,只是备受争议。 寇礼没有急着回答,静静的思考着孙杰这个问题的目的。 最为这次笔试的第一名,他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 他不认为孙杰只是询问这事。 差不多一刻钟後,寇礼说道:“三宝太监下西洋之事,乃是永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