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1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117节 (第7/12页)

,不需要计划生产,可无限生产扩张的。主要问题是造不造的出来的问题,而连城叉车厂的车辆生产一直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生产速度取决于老师傅的能力。

    按照吴厂长的设想,师傅带徒弟,徒弟本来也是有点技术的那种,一两年出师,然后就提升产量了。他这个厂长要升级,也做多几年的工夫。

    这自己担任厂长的厂子,成为分厂的话,招人或者添加设备超过一定量,是要跟总厂通报一下的。甚至产量多少,哪些部件自我生产,哪些让外面加工负责组装,总厂都有决定权。

    换句话说,分厂就是协助总厂生产的,否则都是国家的工厂,成为汽车厂的分厂就一点意义都没了。

    对于技术工人的调令,真服从的话,连城的叉车厂起码就废了一截了,没有好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以后连城生产叉车,真的只能按部就班了。

    而本来是想来汽车厂学技术的,可技术没学到,流水线的组装方式,吴厂长带人过来,是硬生生的敲了二十多天的厚铁皮板。但这流水线生产方式倒是让吴厂长学到了,准备回连城后,也进行生产上面的改革,有了这样的方式,学徒工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吴厂长还特意在招待所找了些师傅询问这生产方式弄到他们叉车厂行不行,在师傅思考琢磨了一会后,都觉得没问题。一辆叉车的组装,也是有很多部件的,所谓熟能生巧,他们这些老师傅熟的是整体组装,让学徒工整体组装根本不可能,一天就算学一点,也要很长时间。

    何况师傅们喜欢留一手,不是自己的子女,想那么快上手都难。但一个人就负责一个或者几个部件的组装,也不需要考虑组装原理和为什么这样组装的话,干几天上手就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