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多重身份  (第1/2页)
    潜伏搭档!    如此组合在潜伏工作中很常见。    可具是默契非常,信任足够之人。    临时安排搭档一事并非没有,可公使馆内显然不同。    搭档时间已久却怀有心思,这在上口亜希子看来,很少见。    搭档不同于谍报小组。    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谁领导谁,遇事多为商议。    只是在遇事不决久商不下之际,一人可以拍板做最后之决定。    辛志业与档桉之间所隐藏的关系,上口亜希子都很难站在日谍的角度去解释。    宋书堂出言询问:“是否因为辛志业并非日本人,在日谍机关之中未能得到全部信任,故而才会避开他联系日谍机关,汇报一些辛志业所不知道的情报,甚至于就是汇报有关辛志业的表现等等?”    面对如此询问,上口亜希子未作思考直接摇头。    她说道:“既然选择使用辛志业,且安排搭档与他一同工作,就不存在信任与否的说法,两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且辛志业的情况日谍机关清清楚楚,不可能不信任,这样做只会造成更多不确定的因素,是不利于他们的潜伏工作展开的。”    确实。    日谍机关选择的汉jianian。    虽然有些被抓捕之后会背叛开口,但在工作期间,是给予信任的。    再说日本人被抓之后,选择开口的也不在少数。    公使馆内的人背着辛志业和日谍机关联系,显然不是说不信任。    肯定是另有目的。    “那究竟为何造成这样的情况出现?”宋书堂问道。    “会不会是你看错了,公使馆内的人就没有去通讯室发报?”上口亜希子现在只能怀疑宋书堂。    因为整件事情逻辑上很难讲得通。    为什么不怀疑公使馆内,是否还存在日谍。    那是因为通过辛志业的态度,你都已经可以判断出来,公使馆内存在搭档是真的。    这个判断能力情报科还是有的。    那么就只能怀疑,公使馆内的搭档,其实没有发报。    面对上口亜希子的怀疑。    宋书堂说道:“不会错。”    当时灯光一闪而过。    并未放在心上。    可现在细细想来,宋书堂认为自己没有看错。    不是史帕希办公室的灯光,而是通讯室内的灯光。    这个细节他已经回忆了很多次,他最开始也在怀疑自己,经过多次的回忆和对比,现在可以确定这件事情。    见到宋书堂如此肯定。    上口亜希子只能打消对他的怀疑。    后在冥思苦想之下。    上口亜希子突然说道:“有没有可能辛志业的搭档,联系的根本就不是日谍机关,而是另有其人呢?”    “不是日谍机关?”宋书堂对于上口亜希子的假设,心中也隐约有些猜测。    “既然联系日谍机关这个逻辑我们说不通,那么很有可能他联系的并非是日谍机构,或许联系的是另有其人,所以才不敢让辛志业知晓,只能在辛志业离开公使馆后,才一个人偷偷发报。”上口亜希子提出这样的一种可能。    宋书堂细细思索这个假设。    后说道:“辛志业的搭档,也就是日谍,反而被其他情报机构给发展了,所以他联系的并非是土肥原机关,而是其他的情报机构。”    “对!”上口亜希子点头。    情报工作中,确实会出现很复杂的情况。    一个情报工作人员,身负六种身份和背景,这种情况都曾有出现过。    甚至于他很多时候,都不清楚自己究竟在为谁做事。    他甚至于可以选择随时效忠其中一方。    因为每一方势力,都认为他是自己的情报工作人员。    只是打入潜伏其他情报机构之中。    所以说有多重身份的情报工作者,并不奇怪。    严格意义上讲,这才是情报工作的应有形态。    可是日军现在势头正盛。    伪政府也蠢蠢欲动。    如此情况之下,谁能发展他们的人?    国府不是没有想法。    军统局也试过想要发展日谍,为自己所用。    但是难度很大。    你对他们的吸引力是不够的。    现在显而易见可以确定,公使馆内的搭档,并非是国府发展。    不然这个问题现在都已经解决。    会是谁呢?    红党?    虽然此前红党几次表现,在宋书堂看来有些出人意料。    在山城如此环境之中,尚能有如此能量。    不敢说手眼通天,却也给人一些惊奇。    但他不认为红党可以发展日谍。    毕竟红党对日谍的吸引力,尚且不如国府。    那么这个日谍背后之人会是谁呢?    “应该是国际上的情报组织。”上口亜希子说道。    也只能如此推断。    他们给出的价码,肯定是更加诱人。    国际情报人员在山城活动,这个不难理解。    山城现在汇集了很多势力。    与沪上、冰城等地一样,间谍活动非常频繁。    多重身份之人更是数不胜数。    “就算是目前推断出来,公使馆内日谍被人策反,我们还是不好将其揪出来。”宋书堂觉得怎么找到这个人,才是关键。    “语言。”    “语言?”    “国际上的情报工作人员,发展这名日谍,肯定是有所挑选,起码这个人和他们在语言上是没有障碍的。”上口亜希子说道。    “难道他们就不能都用中文交流吗?”宋书堂觉得会存在这种情况。    毕竟都在山城从事情报工作。    那么肯定都会中文。    是不存在交流障碍的。    上口亜希子却摇头说道:“选择投靠这个国际上的情报组织,日后肯定没有办法回国,更不可能留在中国,退路应该就是出国,前去这个他效力的国家生活,如果语言不通的话,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后路!    这个日谍背叛原组织,选择加入这个新组织。    肯定会有退路。    上口亜希子将自己代入日谍身份,她认为出国是最好的结果。    毕竟回去日本人这里,是没有机会的。    在中国生活也不可能,日本人要杀你,国府也不会容你。    由此可见在国际情报组织拉拢许诺的时候,就会告诉他可以前往外国生活。    因此在语言上肯定有便利。    上口亜希子的解释宋书堂认为有一定的道理。    “国际情报组织上的人,能知道这个人会他们的语言,说明这件事情不是秘密,公使馆内的人肯定也知道,我们从语言方面入手调查,应该能掌握到一些线索。”上口亜希子语气有些兴奋起来。    她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公使馆内的人。    会中文的不算。    而是说会其他国家的语言。    这些人都存在被策反的可能性。    此前戴伯伦给提供了一份人员资料,上面对这方面的内容有提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