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复盘 (第2/2页)
击波推出很远的零号,连根头发丝都没乱,左手往民居的方向一指,嘴巴好像蠕动了几下,密集的光点就出现在民居的上空,先是一道,接着是密集落下的电弧,让画面变成了一片耀眼的强光。 经过技术处理,真实的画面被还原出来,然后开始逐帧逐帧的播放。 当时只顾着“懵”去了,余庆东现在看,真是……感觉无法形容。 这是人? 民居带院子,就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变成了一堆烤焦的废墟,电火弥漫,电弧纠结着到处乱走,不多的几个幸存者带着电弧狼狈的从中跑出来,下一秒,身形就被定格,然后一个个淡淡的‘影子’就从他们的身体上脱出,茫然的漂浮到空中,被零号大手一挥的收走。 “14个人全死了!” 中年法令纹男子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缺了最关键的人证,很多线索就断了……这位先生……反应太激烈了一些。” 此时余庆东的脑子诡异的转到与之不想干的问题上,愣愣的说:“杀,杀人了,零号不会被判刑吧?” 众人闻言脸色一阵古怪,要不是气氛和场合,都要怀疑他是不是在开玩笑。 这个笑话可一点都不好笑,但还是得回答的。 中年法令纹男子咳嗽一声,说:“这是正当防卫。” 余庆东大松一口气,“这就好,这就好。” 录像到此结束,审讯三人组又问他的感觉。 余庆东指着最后的画面说,“这时候我已经晕过去了,这些影子是什么?难道是……灵魂?” 零号曾经展示过类似的……呃,技术,把人的灵魂从rou体上显现出来,余庆东下意识就想到了这个方面。 “应该是……”,花白头发的老人两眼闪烁的说。 “灵魂啊!”,余庆东在心里叹息,感觉世界观都开始崩塌了。 灵魂可不仅仅是一个有没有问题,还涉及到人类从开始思考的那一刻起都在寻找的答案,那就是生与死。 生命的尽头是死亡,人固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 人死如灯灭,两眼一闭腿一蹬就过去,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原来生命的尽头并不是死亡,还可以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 相信,屋里的人都和余庆东一样,或多或少都有类似复杂的心绪和感概。 “没有了?” 余庆东摇头,“真没有了。” 审讯三人组很失望,带他来的老胡咳嗽一声说,“那就这样吧?” 花白头发的老者不死心,“我建议让这位同志常驻基地,也许以后还能发现……” “不行,他的工作岗位很重要”,老虎想也不想的拒绝。 “还有别我们的研究更重要的事儿?”,花白头发的脑子吹胡子瞪眼。 看来这为老者并不知道大名鼎鼎的保护伞公司的ceo,也许太过于沉迷研究而不知世事变迁,余庆东才没兴趣留下来当他们实验的小白鼠,跟着老胡,如蒙大赦的办完后面的手续,乘坐电梯,回到地表,重新看到第二天的太阳时,眼泪差点流了下来。 “我还以为……” “以为什么,再也见不到太阳了?别胡思乱想,零号还在等你。” “啊?” 说实话,看了录像,余庆东已经没有把握在零号面前维持心境了,一想到那几个从身体上抽离的影子,他的心都会不自主的发颤,待在这样的人旁边,也许自己内心就没有秘密可言,压力可想而知会如何巨大。 但不回去又不行,他余大嘴凭什么特殊,这种程度的大事儿,简简单单的就脱身了,就凭他是保护伞公司的boss? 傻子都知道不可能啊。 没办法,硬着头皮坐上直升机,飞回魔都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回来就感觉到气氛明显不同,魔都这个大名鼎鼎的国际都市,因为一起爆炸案而比平日里多了许多不一样的味道,大街小巷出现了很多检查岗,小区街道,多了很多带红袖箍的大爷大妈,地铁公交的安检严格了很多…… 但这些余庆东都没有精力去细想,赶往工厂的时候路过爆炸案现场附近,见封锁已经解除了,受损的路段已经被清理干净,一些受损的车辆和遇难者的遗体都被妥善安置。 余庆东这才想起这些人员和财产损失,想起自己差点就跟这些遇难者一样,想起零号其实是救了他的小命儿…… 对袭击者和策划者的痛恨袭上心头,恨不得马上把幕后的主使者找出来,拉到刑场打靶。 “24人死亡,107人受伤,包括的我的几名同事,14人伤势严重还在抢救……”,老胡语气黯然沉重的望着现场的方向说,“承平已久,这样性质恶劣的事儿,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发生过了。” “查出来了嘛?”,余庆东问。 老胡摇了摇头,不想多谈,即使查出来,也不会让他知道,真相如何,可能十几年、几十年后才能在什么解密的档案中看到吧。 涉及到零号,还不能保证看到的是全部的真相。 “你现在的任务是安抚零号,弄清楚他的思想动态……” “他……什么反应?” “没反应,就跟没事儿发生似的,这才是我们最担心的。” “担心他……对我们产生不好的……误会?” “有这方面的担心……总之,你要小心,这次没有文案,全靠你自己发挥了” 怎么,心理和行为预测模型也给不出好的方案了? 想起那个带黑边眼镜的女人吃瘪,余庆东心里就有些高兴,可转念一想,也许是人家不想在这种要命的关头承担责任呢? 擦! 老子就是个专业背锅的。 “小余来了?来,坐,随便坐,等我检查完他们的作业!” 千般心事、万般念头,真正见到贝高阳的那一刻全都不翼而飞,余庆东习惯性的笑,更往常一样清脆的答应一声,找了个位置坐好。 红楼,一层会客厅白天都点着蜡烛,丁健等一字排开的学徒战战兢兢的交上自己的作业,紧张的等待导师的品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